• 12阅读
  • 0回复

黑土地上的魔术师——记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郎青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5
第6版(农村经济)
专栏:五彩人生

  黑土地上的魔术师
  ——记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郎青山
  □刁艳 郭培华
  说起来是奇迹,辽宁省岫岩县青山橡胶产品实业公司从1991年的职工30人,投资250万元起步,短短6年时间里,发展到3500人,产值4.1亿元,硬是在辽东的山沟沟里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汽车内胎生产企业。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郎青山走过了一条非凡的创业之路。
  大营子镇四面环山,交通不便,祖祖辈辈依靠贫瘠的土地为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精明强干的郎青山第一个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1991年冬天,根据市场需求,郎青山将镇办橡胶鞋厂转产生产汽车内胎,创办岫岩县橡胶二厂,几十个人,几十台模具。1997年5月,青山橡胶产品实业公司(原岫岩县橡胶二厂)接收原县橡胶一厂的资产和全部债务,两厂合并实行优化重组,规模继续扩大。1997年,公司上缴利税达到4500万元,占大营子镇整个财政收入的80%,支撑全镇经济,郎青山也由此赢得了“黑土地上的魔术师”的美誉。
  青山橡胶产品实业公司发展的秘诀何在?郎青山信奉效益来自严格管理和科学经营。全公司只设一个综合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郎青山亲自抓产供销和技术改造,副总经理分管财务、后勤和生产调度,其他人负责技术监督。分配实行计件工资、岗位工资和奖励工资,并对有效监督和有效建议实行奖励。良好的管理使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效益居同行业前列。
  如今大营子镇出现了一种“郎青山效应”,围绕青山橡胶产品实业公司创办的个体零部件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等私营企业日益兴旺,使岫岩县大营子镇这个贫穷落后的乡镇经济发达起来。郎青山荣获了“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全国民族地区杰出青年”等称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