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治穷先治愚 脱贫靠科技 信阳227万贫困人口脱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6
第1版(要闻)
专栏:

  治穷先治愚 脱贫靠科技
  信阳227万贫困人口脱贫
  本报郑州4月25日电 记者李杰报道:河南省信阳地区实施扶贫攻坚计划15年来,已有227万贫困人口脱贫。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89元,比1983年增长5倍;贫困人口减少到30万;许多摆脱贫困的农户,建了新房,添置了新家当,部分乡、村、农户已开始向小康迈进。
  信阳地区属大别山革命老区。在两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有30多万信阳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由于战争的破坏,沿淮(河)低凹易涝区灾害频繁,生产条件恶劣,在实施扶贫攻坚前,这个地区群众生活相当困难。全区9个县均属贫困县,其中国家重点扶持的有7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57元,其中处于150元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占257万人。许多农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住不避风雨,是全国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
  实施扶贫攻坚以来,针对信阳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信阳地委、行署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从贫困落后中奋起,发扬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宁肯苦干,决不苦熬”,变苦熬为苦干、变空喊为实干,把艰苦奋斗当作扶贫之本。10多年来,他们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狠抓落实,一级带着一级干,一届接着一届干,广大干部群众苦干,改变了生产条件,开发了优势资源,发展了支柱产业,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治穷先治愚,脱贫靠科技。这些年来,信阳地区围绕支柱产业开发,兴办了百余所中等职业技校、400多个固定的乡(镇)科技培训班,全区200多万农民接受了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训。按照“县有科技示范乡,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的要求,全区共建科技示范基地480个、示范户1.9万户。地县乡还与全国8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联系。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新技术、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大大加快了信阳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信阳地区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75%,水面宽广。山水是信阳的一大优势。地委行署要求要念好“山水经”。全区人民向山河要资源、要财富。多年的苦战,全区种植板栗、茶叶、蚕桑、银杏达200多万亩,开发水产养殖近百万亩,绿化荒山400多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27.6%。目前,这些已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财源。同时围绕这些支柱产业,摸索出了以公司为龙头,公司+基地+农户,龙头带动千家万户的产业化扶贫开发新路,催生出了如潢川华英禽业公司、信阳县华栗公司、商城县蚕桑公司等一批有实力、能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龙头企业,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