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现金流量表是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7
第10版(财税金融)
专栏:

  现金流量表是怎么回事
  本报记者 李建兴
  近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这是继1997年5月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以后,财政部发布的第二项具体会计准则。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人就此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为什么要发布现金流量表准则?
  答:财政部1992年底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当时,考虑到会计模式刚刚转换,财务状况变动表所反映的指标更易于为报表使用者理解和接受,所以规定了财务状况变动表。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现金流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的企业已自发地编制现金流量表。证监会已在有关上市公司年报的要求中规定,企业可以编制现金流量表。我们最近进行的有关会计准则问卷调查也表明,各方面对发布现金流量表准则呼声很高。此外,国际会计准则以及美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会计准则也都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基于以上考虑,财政部决定发布实施现金流量表准则。该准则将从1998年1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执行。也就是说,原先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企业,在1998年1月1日后均要改为编报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对外报送的重要报表,将成为企业对外编报的主表之一。
  问:现金流量表与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的会计报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营运资金来源和运用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编制基础,而财务状况变动表则是以营运资金(即流动资金和流动负债的差额)为编制基础。由于营运资金体现的是一年内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的资产或清偿的债务,包括了许多流动性不强的项目,如呆滞的存货、有可能收不回的应收账款等,不能确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变动表所提供的信息也缺乏可比性。而现金流量表所讲的现金是实在的现金,既包括库存现金以及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还包括那些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成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会计报表使用者能据此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能弥补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不足。
  问:编制现金流量表有何现实意义?
  答:第一,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企业可以掌握现金流动的信息,搞好资金调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即使企业有盈利能力,但若现金周转不畅,现金调度不灵,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影响着企业的生存。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企业管理者可以及时地掌握现金流动的信息,为科学、合理地利用资金奠定基础。第二,现金流量信息是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尤其是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督的重要依据。实际上,现金流量表是一份以现金收付实现制原则为基础,综合反映一定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动的报表。将现金流量信息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提供的信息综合起来考虑,可以综合评价企业是如何获得现金,又是如何运用这些现金的;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如何,是否潜伏着重大的风险,等等。通过掌握、分析现金流量信息,监管部门可以将事后监督转为事前监督,防范和化解潜在的风险。第三,通过现金流量表所提供的信息,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了解企业如何使用现金以及将来生成现金的能力。(待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