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百分之三涨幅能否打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7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于1997年12月29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今年
  5月1日起施行
  既要扩大需求,确保今年经济增长百分之八,又要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百分之三涨幅能否打住?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负责人答本报记者问
  问:今年确定的商品零售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的目标能否实现?当前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对实现今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涨幅3%的调控目标,我们是充满信心的。理由是:
  第一,经过1993年以来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社会供给能力迅速提高,我国经济总量关系发生了由总供求严重失衡到供求基本平衡的深刻变化,商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7年全国443种主要工业消费品全部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另据内贸部门对今年上半年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的调查分析,在435种工业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有298种,占68.5%,供过于求的商品137种,占31.5%,基本上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买方市场的出现,促进了市场商品价格竞争加剧,从而推动一些商品的绝对价格下降。今年一季度,全国商品零售价格继续走低,涨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5%。
  第二,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了加强。近年来物价形势明显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供应充裕,食品价格稳中有降,由前几年物价上涨的“领头羊”变为物价回落的主导因素。近几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业政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所增强。在前两年粮食丰收的基础上,1997年继续获得较好收成,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这是今年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
  第三,城乡居民消费心理趋向成熟。面对买方市场的出现,消费者心理预期稳定,消费行为更加理性。同时,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住房、医疗、社会保障、教育等各项改革力度加大,居民存款和消费支出向资本市场、住宅消费、教育投资等方面的分流倾向明显增强。从而使得商品消费需求增长平稳。
  当前,市场价格运行中的问题主要是价格秩序不规范,乱收费、乱摊派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因而导致企业和农民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负担加重,特别是农村中的乱收费、乱摊派问题屡禁不止,这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另外,消费品市场上商品价格与商品质量品种不相符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说明,在市场约束增强的条件下,企业和经营者如何面向消费者的需求选择,加强价格成本约束,加强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问:为确保价格涨幅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为了确保价格涨幅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我们确定了“健全价格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优化经济结构创造良好宏观经济环境”的指导原则。具体措施是:
  第一,继续坚持不懈地做好价格总水平的调控工作。做好价格总水平的调控工作,不仅是实现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所以,要继续做好价格总水平的调控工作,利用当前价格总水平不高的有利时机,继续改进和完善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要加强对价格走势变动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市场价格变动的走势预测和预警预报工作。
  第二,处理好价格调整与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关系。目前,全国价格涨幅已降至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为进一步推进价格改革、理顺价格关系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尤其在目前一些基础产业以及城市公用事业价格水平仍然偏低的状况下,适当调整这些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对于缓解基础产业部门困难、减轻地方财政对公用事业部门补贴的压力,是必要的。但是,无论是基础产业部门也好,还是公用事业部门和服务行业也好,都要继续认真学习邯钢经验,进行“成本倒逼核算”,努力加强内部挖潜,提高生产效益,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努力减轻调价对社会和其他行业造成的压力。调整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服务价格,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特别是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承受能力,做到适当、适度和适时,防止集中出台、频繁出台,切忌搞地区间相互攀比。
  第三,在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自觉地把物价工作的重点放到促进经济增长和优化结构上来。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利用价格杠杆促进经济增长和优化经济结构,关键的是要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物价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扩大企业定价自主权。同时,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成本管理和价格约束制度,提高企业的价格决策水平,减少企业定价的盲目性。要注意发挥市场价格信号的传递和引导功能,推动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要继续加强价格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行为,切实保护企业、农民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轻企业、农民和消费者的不合理开支,增强企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