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加快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8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五大 贯彻十五大

  加快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发展
  刘佳义
  内容提要:●无论从农村市场的潜力、农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的趋势,还是从农村消费结构的演变看,都必须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供给结构不适应、流通网络不适应、流通方式不适应以及工作方式的不适应,是开拓农村市场的难点所在。
  ●由于开拓农村市场的意义很大,难度也很大,因而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改变旧的流通格局,构造新的流通体系,开创农村流通的新局面。
  我国经济要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必须始终保持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有效拉动力。市场的拉动力主要来自国内消费、出口和投资三大需求。从目前情况看,加快国内市场,特别是有约9亿人口的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对于加强市场的拉动力,进而保持我国经济的“高增长、低通胀”发展趋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开拓农村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分析近十几年来全社会消费市场景气的基本走向,我们可以看到,1985—1988年是第一个消费高峰期;1991年后消费景气又出现了持续6年的消费高峰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年增长率超过9%。这两个消费高峰期,是以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家用电器普及和更新换代为特征的。经过改革开放近20年的积累,特别是农民近几年收入持续增长的事实,有理由相信,农村消费的高峰将要来临。
  农村市场的潜力很大。比如,目前洗衣机、电冰箱在农村的普及率仅10%左右。家电普及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200万台的需求。面对这样大的市场,我们开拓得很不够。我国农村居民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但社会消费和零售总额只占全国的43%。庞大的农村市场的潜力只有通过开发才能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
  近几年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已快于城市居民。自1992年以来,在农业连年丰收、乡镇企业发展以及农产品价格上调等因素的作用下,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进入新一轮较快增长期。特别是1994年以后,农村居民的收入连续几年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按可比口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率1994年为4.99%,1995年为5.6%,1996年为9%。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在1995年和1996年两年都超过了城镇居民,分别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快0.7和5.7个百分点。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4.6%,幅度虽有所回落,但仍略快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率。与此相适应,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也超过城镇居民。按可比价格计算,1994—1996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分别为6.5%、9.6%、9.7%,比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增长分别高出2.4、3.7、7.2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消费市场出现景气高平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从农村消费结构分析,食品、住房支出下降,文教娱乐用品消费支出增加。食品、住房支出在农村居民消费中的比重,已从1994年的72.86%降至1996年的70.26%。文教娱乐用品消费支出比重从1994年的7.39%上升为1996年的8.43%,超过了衣着消费支出,一跃成为仅次于食、住之后的第三位支出项目。这说明,在农村居民消费总体水平提高的条件下,消费结构开始向耐用消费品转化,今后几年将是农村耐用消费品普及的时期。
  开拓农村市场的难点
  由上可见,开拓农村市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当然,从近年来开拓市场的实践看,要真正把农村市场的潜力开拓出来,使之转化为现实的市场,还是有很大难度的。那么,开拓农村市场的难点在哪里呢?
  供给结构不适应。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取决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和供给结构的调整。这里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也有强烈的调整动因。这几年,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的结构变化明显。但我们的生产企业没有及时跟上农村消费结构的变化,在总体上虽然形成了买方市场,具体和局部依然存在不少市场缺口。一些农村居民想买的商品还不能完全满足。另外,我国农村消费习惯、消费环境与城市有很大不同,生产厂家应当注意这些特点,开发功能简单、操作方便、经久耐用而又价格低廉的产品。可迄今为止,这方面的工作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流通网络不适应。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商业、物资及供销社等形成了一个行政与经济合一的网络,这个网络适应了当时的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网络理应随之改革。当然,改革的应该是这种体制和机制,而不是不要流通网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构筑一个新型的网络。但这些年来,我们把流通网络的改革简单地理解为“放”、“不管”,让其自生自灭。结果广大农村地区流通网络残缺不全,形不成规模,基本上处于有“点”无“网”的状况。因此,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流通网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流通方式不适应。目前我国农村大量存在的集市贸易、代销点、货郎担、大篷车等贸易方式,适应了农村居民传统消费心理,仍有存在的必要。但这毕竟是一种落后的交易方式,无法在现代流通中起主导作用。我国农村从总体上看,已处在从温饱型需求结构向小康型需求结构过渡的阶段,贸易方式在保留行之有效的传统方式的基础上,也应该有所升级,这样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工作方式不适应。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和流通企业、生产企业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自己比较熟悉和容易操作的城市市场上,真正下功夫研究农村市场的并不多。比如,现在农村到底需要什么,说法不一,对真实情况若明若暗,这势必影响对农村流通的战略决策。更何况,农村人口生活在不同的自然和经济区域中,各自生活条件不同,地域文化也有差异。东部地区消费需求与中西部地区消费需求就大不一样,东部和中西部各自内部的消费也有差别。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流通、生产部门认真调查研究,制定正确的措施。
  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发展
  开拓农村市场意义很大,难度也很大。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改变旧的流通格局,构造新的流通体系,开创农村流通的新局面。
  继续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一方面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尤其是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和用保护价收购粮食的政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应大力支持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积极推进工贸、农贸、银贸联系,共同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市场只靠流通部门独家是做不好的,必须和其他产业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在工贸双方共同促进商品销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共同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工贸双方要发展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如总经销、总代理等,还可以互相投资参股,建立资产纽带联系。农贸联合的重点是改善对农业的服务,把分散的小生产通过大市场、大流通连结起来,把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同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向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流通企业还应积极争取银行的支持,实现流通、生产、金融企业共同发展。
  以小城镇为基础,构筑新型的流通网络。农村流通的基础放在县城还是小城镇,看法不一。县城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并非所有的县城都是经济流量的集散点;我国农村广阔,仅依靠县城,难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而小城镇是经济流量自然形成的集散地,符合农村居民消费的习惯。当然,以小城镇为基础的流通网络,不能也不可能按过去行政隶属关系,由国有商业、物资、供销等部门来垄断。应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鼓励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
  农村流通网络,除了有“点”外,更重要的是形成“网”。如何把“点”联起来形成“网”,这是流通业需要探索的问题。过去是用行政的办法把各个“点”联系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小城镇为基础,以现代流通方式为主导,形成简便、快捷、有效的流通网络。在现阶段,可采取的具体办法是:(1)城市大中型商业零售企业同当地商业企业合作,在小城镇开办分店或加盟连锁店,利用大店的商誉和供货渠道,提供质量有保证的商品,同时提高当地商业企业的管理水平。(2)现有的物资企业向小城镇延伸,并通过代理、代销等方式建立农村网点,或组织统购分销,用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产品打开农村市场。(3)加大供销社改革力度,把供销社办成真正的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商业企业与供销社密切合作,利用供销社的销售渠道,共同做好日用消费品下乡工作,同时积极组织农副产品的收购、调运。(4)建立健全销售维修、配件供应、技术咨询“一条龙”的服务体系,解决农村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方式。一方面,继续利用传统的、适应农村消费习惯的做法,流通企业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深入农村市场推销。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以连锁经营、代理配送制为代表的新的营销方式。连锁经营要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原则,突出大众消费,在小城镇中多发展加盟连锁。大力提倡总经销、代理制等,加快流通速度,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交通、电力、供水系统等基础设施,是发展流通的基本条件。离开这些基本条件,再好的流通体制,再现代化的营销方式,都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应该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流通业的发展,以适应开拓农村市场的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