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阴霾仍未散尽——今日切尔诺贝利见闻(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7
第6版(国际)
专栏:连载

  阴霾仍未散尽
  ——今日切尔诺贝利见闻(下)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于宏建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以来,踏上这块土地的每一个人都会深刻地感受到,12年前的那场灾难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至今仍未散去。特别是封盖在4号核反应堆上的“石棺”(见右图 于宏建摄)仍然像瘟疫一样威胁着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命安全。
  由于联接3号和4号机组的通道已被封堵,我们参观完3号机组后顺原路返回,然后坐上来时的“大巴”沿着水泥墙外的一条小路向4号机组进发。当我们从车上下来时,前方数百米处一座灰黑色封闭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石棺”的核反应堆掩盖体,其色调与联为一体的白色大楼极不和谐。里外三层的电网围墙让人感觉这里更像是一座阴森恐怖的集中营。
  围墙最外沿是一个专门为进出禁区建造的小楼,正对“石棺”的方向有一个瞭望平台。陪同人员介绍说,每年都有代表团来这里参观,其中也包括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他们大部分是走马观花,至多是在瞭望台上眺望“石棺”。考虑到“石棺”周围有较强的核辐射,通常也不安排参观者进行“实地考察”,但我们这次参观采访正好有这项内容。他同时还特别强调了自愿参观的原则。一位当地年轻女记者当即表示要留下来。对此,我们没有一个人感到意外,因为这时我们彼此都很理解。
  一迈进这座小楼的门坎,我们就在严格的指挥下开始了紧张细致的“战前准备”工作。先是把鞋底在高锰酸钾溶液里浸湿后,进入第一更衣室,再脱下身上所有的衣服进入第二更衣室。在这里,我们换上崭新洁白的衬衣、衬裤和线袜,穿上一套白色的工作服和高筒套鞋,然后再戴上防毒口罩、白帽、手套和头盔,最后穿上一件黑色棉外套,领一支钢笔模样的放射性剂量测试仪插在衣兜。至此,全身上下裸露在外面的只剩下两只耳朵和一双眼睛,被名副其实地“武装到了牙齿”。
  当我平生第一次这般装扮站在近在咫尺的“石棺”面前时,内心经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强烈震撼。12年前,就是在这里上演了一出震惊世界的人间悲剧。据介绍,当年核爆炸引起的大火足足燃烧了10天,一架米—8直升机在抛撒灭火材料时因飞行高度过低而坠毁。大火扑灭后,一支抢险大军经过206个昼夜的连续奋战,投入36万吨混凝土,5000多吨钢材,筑起了这座75米高、160米长、110米宽的庞然大物。我们脚下的这块地方就已被沙土垫高了6米。到目前为止,乌克兰全国已有35万人参加过消除核事故危害的行动,创造了又一个空前的奇迹。
  在陪同人员的引导下,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进了紧靠“石棺”的阴冷潮湿的4号机组控制室。控制台上的仪表设备早已被拆除,只剩下锈迹斑斑的机体外壳。墙壁上留有抢险人员当年签名留念的字迹。工作人员在介绍情况时一再提醒我们不要触摸这里的任何东西,只许用眼睛看、耳朵听。一位名叫鲍里斯的技术工人告诉记者,像他这样在这一区域的工作人员还有700人。令记者惊讶的是,他在讲述自己在这里的工作感受时,显得那样平静和坦然,仿佛这里的一切都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这里不仅辐射强度大,而且一旦发生事故,放射性粉尘会在周围30公里区域内迅速扩散,遭受危害最严重的就是这些与看不见的恶魔打交道的人们。令人担忧的是,如果西方继续拖延许诺的援助款项,“石棺”的危险系数还可能继续增加。
  结束参观时,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压抑。经过仪器检测,我被告知所受辐射量属正常范围。然而,好心的当地同行还是劝我一定要多喝水,最好能吃一些利尿的药品,以减少体内毒素。我不禁感慨,在所谓的“死亡区”我只呆了一天,就得到大家如此关心,那些终日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又该怎样呢?由于天色已晚,我们来不及采访在“死亡区”居住的居民,这成了我们此行最大的遗憾。
  (本报基辅电)(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