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投资33亿 负债65亿 河南两重点项目贪大求洋酿苦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4-28
第4版(要闻)
专栏:

  投资33亿 负债65亿
  河南两重点项目贪大求洋酿苦果
  新华社郑州4月26日电(记者郭献文、古文洪)总投资33亿元的河南省两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原制药厂和中州铝厂,因在建设中“求洋”、“贪大”,目前累计负债分别达到30亿元和35亿元,已陷入严重资不抵债的困境。
  坐落于郑州西郊的中原制药厂,是“七五”、“八五”期间国内医药行业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这家总投资13.26亿元、设计年产5000吨维生素C的制药厂,因引进不成熟的“洋技术”,从1992年投料试车后一直不能正常生产,被迫于1996年10月停产。目前工厂关门,职工放假,现代化厂房和设备闲置,试产亏损加贷款本息,累计负债高达30多亿元,负债率为226%。
  据介绍,中原制药厂从国外引进的4套生产装置中有3套存在较严重问题,最终产品维生素C生产装置至今没有正常生产。后经多方了解才得知,生产这一设备的瑞士一家公司只是一个20多人的小型工程公司,根本没有维生素C生产的专利技术,他们拥有的仅是一项小型试验成果,而且没有经过工业化应用试验。
  投资19.8亿元于1993年建成投产的中州铝厂,因建设中贪大求全,至今已累计亏损3.5亿元。在总投资中只有1.02亿元由“拨改贷”转为资本金,其余都是利息偏高的银行贷款,目前贷款本息负债达35亿元,负债率高达148%。
  据介绍,目前中铝实际年生产能力不足20万吨,而征地、设备选型、铁路专用线、厂区管网以及生活区等却是按12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规划铺建的。
  这两个项目在河南省上下引起很大震动。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提出“要深刻总结教训”,省有关部门和企业界、理论界也就此展开了讨论。一些经济理论界人士指出,这两个项目是在行政审批制度下盲目抢项目、争投资、比速度酿成的苦果。
  河南省政府一位负责人认为,造成中原制药厂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国际先进水平”,高价引进国外尚处于试验阶段的技术工艺,之后又错过了利用国内技术力量攻破难关、抢占市场的机遇;中州铝厂的主要教训则在于违背了当初确定的“由小到大、分步实施”的原则,盲目“铺摊子、上规模”,将一些远景规划和本应分步施工的工程盲目上马。
  据了解,河南省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正按中央统一部署抓紧制定进一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避免类似悲剧重演的具体措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