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阅读
  • 0回复

老北大永远年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02
第4版(副刊)
专栏:

  老北大永远年轻
  王景山
  北京大学今年一百岁了,尊为“老北大”,是当之无愧的。
  但北大之被目为“老”,却并非近年的事。三十年代初,在北平就有了“北大老,师大穷,清华、燕京可通融”的说法,那时北大才不过是“而立”之年。
  从表面、从形式上看,北大怕是容易使人产生“老”的联想。京师大学堂时的学生,大抵都不太年轻,有的还有功名,平日即长袍马褂,官派十足,上体育课时,据说连教官喊口令都要喊“请老爷立正”的。到八大胡同吃花酒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曾获有“两院一堂”之称。进入民国,马褂逐渐卸去,但长袍大褂却一直穿到了解放前后。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是由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成。1943年我考入联大外文系,跨进联大校门也就成了长衫族。人们一想起北大学生,往往就和生活懒散、不修边幅、甚至老气横秋之类的词语联系起来,我以为是并不冤枉的。
  北大的老师更不用说。民国初年辜鸿铭老先生是拖着辫子上课的;“五四”时期在北大任教的周氏兄弟鲁迅和周作人,年不到四十,却都留了胡子;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的原北大教授刘文典,更是国宝级的校之大老,绰号“二云居士”,嗜云腿和云土,听说是奉“上”谕特准吸食鸦片。
  但“老北大”也好,“北大老”也好,我却觉得北大总是年轻的。这年轻是指它的精神。这精神又首先表现在为国为民奋进求新方面。1925年北大二十七周年纪念时,当时任北大讲师的鲁迅先生应学生会之邀,写成《我观北大》一文。文中他以北大派自居,并指出了北大的两个特点: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证诸1919年的“五四”运动,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以至1945年的昆明“一二·一”运动,鲁迅此语的是不刊之论。
  这当然是北大的进步传统,值得骄傲。但“求新”同时也是北大的学术传统。“五四”时期陈独秀等人主编的《新青年》、李大钊等人创办的《每周评论》、北大学生编刊的《新潮》以及稍后鲁迅大力支持的《语丝》等刊物,都是以北大为基地的。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八十年前的北大师生就是当时新思想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学运动的当之无愧的先驱。
  蔡元培先生清末翰林出身,是“老”字辈。但他的头脑却是崭新的。他办学执行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是他对北大的最大的贡献。在他任北大校长期间,所聘教授中既有新派陈独秀、胡适,也有老派辜鸿铭、刘师培;北大师生创办的刊物中,既有《新青年》、《新潮》,也有《国故》。在北大校园内以及影响所及的思想、文化界形成了众声喧哗的热闹场面。在彼此讨论、商榷、辩驳以至口诛笔伐的过程中,新声不断,新人辈出。我在西南联大就读的三年和1947到1948在北大就读的那一年,身历目睹,由蔡先生开创形成的这种学术环境、学术空气、学术传统,即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而且有所发扬和光大。
  抗战时期的联大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北大,办学条件艰苦,但所聘教师仍然都是第一流的,不论其政治立场,学术派别,出身高低,留洋与否,只要有真才实学,确具专长,一律受到尊重。有的先生开的课大受学生欢迎,教室人满为患;有的先生学有专攻而非显学,开出课来选读的学生有限,但也一点不被轻视。一位先生开出若干门课,显示了渊博的学识;一门课多位先生同时主讲,更是各显其能。此系的老师可开彼系的课,彼系的学生也可选修此系的课。我在联大读外文系时,除本专业的课程外,中国通史、西洋通史、哲学概论亦是必修。按规定还必须选两门社会科学课和一门自然科学课,记得当年我选的是王赣愚先生的政治学、吴泽霖先生的社会学和苏良赫先生的地质学。大一国文是全校共同必修课,分若干组,由学生任意选读,主讲教师几乎全系名家,杨振声、罗常培、罗庸、闻一多、朱自清、王力、沈从文、李广田诸先生都在内,我读的大一国文就是杨振声先生教的。我在北大西语系读大四时,朱光潜先生教我们翻译,潘家洵先生教我们西洋戏剧,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燕卜荪教我们莎士比亚,教师阵容可见一斑。但他们当时的政治态度、学术思想显然是并不一致的。
  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和传统,不仅表现在课堂之内,也或者更表现在课堂之外。我就读联大和北大的年月,学生们的社团林立,壁报满墙,政治性的、社会性的、文学性的,专登评论的,专登创作的,专登翻译的,百花齐放,应有尽有,又各请自己心仪的教授做导师。各院系、各社团举办的系列讲座,规模不等的纪念会、座谈会、讨论会,百家争鸣,几无虚日。1947年冬到1948年春,我所在的北大文艺社举办文学系列讲座,邀请了朱自清、朱光潜、冯至、李广田、焦菊隐、盛澄华、李长之、梁实秋诸位主讲。朱自清、冯至、李广田、焦菊隐几位是当时的著名进步人士,而朱光潜先生却在郭沫若同志的《斥反动文艺》一文中被点名批判。从这份主讲人名单仍可见北大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我估计北大和联大出身的学生,固受益于各位名师的课堂教学,肯定也受益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历史已经证明北大形虽老而实年轻,年龄虽老而精神年轻。值此北大建校一百周年、而我从北大毕业也已五十周年的时候,衷心祝愿我的母校老北大永远年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