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突破盐碱地耕作制度 东营农业出现新模式——“上农下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07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突破盐碱地耕作制度
  东营农业出现新模式——
  “上农下渔”
  □黄功霖 仝兆阳
  黄河携沙填海,造就了黄河三角洲这片最年轻的土地,神奇的黄河造陆运动,使这里每年新生土地3万多亩,源源不断地增添着新的土地资源。但在1200多万亩的土地资源中,盐碱涝洼地竟占三成以上,仅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山东省东营市,目前待开发的荒碱地就有600万亩,怎不令人心焦?
  创举来自农民实践
  “路在脚下”。黄河三角洲北缘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给了苦苦求索之中的人们一个惊喜的回答。
  利津县罗镇乡前邵村地处海边,有3500亩土地,可耕地仅1000亩,且十种九不收。村党支部书记邵云霞是个颇有心计的人。他带领村支部一班人发动群众出点子、想办法。他们发现,村旁一条渠的沿台不碱,庄稼长得很好。他们心头不禁一亮:盐碱爬不到高处!从这里受到启发,又经过反复琢磨,他们找到了一条新路子:挖池为塘,筑成两米高的台田,台上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塘中发展淡水养殖业。这便是最初的“上农下渔”东营模式的雏形。
  认准的事就要干出个名堂。他们立即在村南317亩盐碱地里破土试验,开出了10组“上农下渔”项目。当年,他们在池子里养上鱼,第二年夏天,台田经过风化后种上了小杂粮,1994年开始种水稻、棉花等农作物,收入相当可观。1995年他们又开发了370亩,1996年一鼓作气开发了2050亩。至此,全村的荒碱地全部被开发利用起来。
  “上农下渔”的结果令人称奇:上农,因碱不能升高,土地变成了良田,种棉花,每亩可收籽棉135公斤;种水稻,每亩可产500公斤。下渔,鱼能高产,每亩水面养殖收入2000多元。昔日的不毛之地抱了个大金“娃娃”,高兴得前邵人欢天喜地。随着“上农下渔”开发的实施,前邵人的日子也“芝麻开花节节高”:全村人均纯收入由1994年的1000多元,猛增到1997年的8100元。
  因势利导花开烂漫
  “上农下渔”,使前邵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声名鹊起。东营市委、市政府认为,前邵村创造的“上农下渔”模式,是盐碱地耕作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盐碱地农业开发的根本出路,不失时机地采取了思想发动、政策引动、服务推动等有力措施,在全市大力推广。
  “上农下渔”开发在全市大面积铺开,1997年东营新增开发面积2.4万亩,分布于全市的8个乡镇。目前,东营市的“上农下渔”开发已发展到5.8万亩。汀河乡裕后村农民任玉增去年承包了300亩开发方,其中水面140亩、台田160亩,经过3个多月的科学管理,28个坑塘产罗非鱼、淡水白鲳、白鲢、黑鱼等7.5万公斤,罗氏沼虾600多公斤,加上台田种植大豆、棉花收入的4万多元,全年纯收入40多万元,同时上缴特产税6.4万元。
  “东营模式”影响深远
  东营“上农下渔”模式的确立,标志着盐碱地耕作制度发生了根本变革,找到了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新路子。
  “上农下渔”开发模式克服了土壤耕层含盐量过高、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的荒碱地开发的三大制约因素。这种开发模式,融发展淡水养殖与蓄水为一体,通过丰蓄枯用,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用水与黄河春季断流的矛盾。
  “上农下渔”开发模式同步实现了富民、富村、富财政三大目标。荒碱地承包给农户经营,农户每年都向集体交纳一定数额的承包费,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成为乡镇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
  “上农下渔”开发模式促进了农业开发三大机制的创新。一是形成了多元化投入机制。包括国家开发项目投资、乡镇政府投资、村投资、户投资、实体投资。二是形成了土流流转机制。农随渔走,并且可以继承、转让,促进了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深化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三是形成了开发资金有偿使用滚动开发机制。国家、市、乡、村投入的开发资金,由开发使用户负责偿还。
  “上农下渔”开发模式解决了适度规模经营问题。“上农下渔”开发单元,从10亩到60亩不等,这样的规模,比较适合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把家庭经营的积极性与规模经营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