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暖雪之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08
第11版(大地周刊·作家文苑)
专栏:

  暖雪之思
  周熠
  人生面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天天都有新感受。虽久不作文,文思欠通,可眼前,这场不期而至的春雪,倒动了三分文兴。早有人说过,雪最讨人爱,最具诗意。因此,关于雪的诗文多多。泰戈尔见雪生情,“那白雪的洁净进入了我的灵府。”鲁迅称誉雪“是雨的精魂”,“滋润美艳之至”。巴金说那满地的落雪“像洒满了白糖似的”,语近平实,却多了童话的想象。《水浒》中忙于写人,描景极简:“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被金圣叹评为:妙绝!我这回的写雪,不敢附庸大家风雅,却是别有一番人生体味。
  本是经典的阳春三月了。白河的柳已悄然摇绿,公园的桃花也正艳若佳人,所谓“春在枝头已十分”吧。街面上女人们抢先穿起裙裾,暗香波动色彩,将春天充实得更富性感。便是恪信“春捂秋冻”的我辈,也开始谨慎地减裁臃肿了。可是,蓦然,遥遥地寒流袭来,下午,先是起了风,继之飘起了若无若有、欲连欲断的春雨来了。然而毕竟是三月,风已不再上身,雨也带了温情。古人所吟“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即指此。而到后来,雨中渐渐有了雪的影子,薄薄的绒绒的碎雪点缀其间,改变了雨的线型结构,代之以旋转、摇曳之态了。终于,高处不胜寒,密的雪花取代了疏的雨丝,天地间尽成了纷纭迷离的暖雪。但因地面气温尚暖,故而,尽管空中纷纷扬扬,晶莹闪烁,到地上则统统融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于是,人人都有了诗兴,心中兴叹:真妙呀,这三月的桃花雪。
  然而,黑夜总诱使生灵的个性和欲望得到膨胀。无声的落雪进入夜晚,更加恣意奔放,愈下愈紧。就在这茫茫苍穹间,由雪们谱写的迪斯科的浓艳的旋律里,或严肃或深沉或风流或多情的人们,相继都沉入了酣畅多彩的梦湖的时候,我独醒着。不是高明,是正值夜班。朝窗外瞥去,在街灯的射映下,雪愈发下得缜密而匆忙。打开窗,天地一片圣洁的白,松柯竹枝上,峨冠博带,层层叠叠,不堪负重。因气温转低,地面上已是厚厚的一层白。
  两点,下班回家,车轮轧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噌噌的钝响。车灯照射的前方,千万个银蝶飘飞,令人眼花。那轻佻开放的雪影,使人想见那失去约束的歌舞厅。摇下车窗,路旁的梧桐树,粉妆玉琢,高深莫测。我让同行们赏雪,回答说:冷啊,小心。
  是啊,暖雪成了冷雪,冰冻。据气象部门预报,由于寒流和这场风雪,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这将对将起身生长的麦子造成危害。人亦如此。翌日,我的头便隐隐作痛。不是弱不禁风,是两月前因颈椎出点麻烦,右脑神经时不时疼痛,刚刚治愈,还不算除根。我下午再去卫校。那位术业有专攻、身手颇不凡并善解人意的大夫,以其三月桃花般的微笑再次为我按摩,消除痛苦,并嘱我要注意些,特别在这乍暖还寒的季节。我点头诺诺。
  也算是“痛定思痛”吧,这件事让我在琢磨,雪是美的,富于诗意的。但如果这美表现的不是时候,不合时宜,美也会成为一种伤害。换言之,美到了极致,也会走向其另一面。自然与人与物是如此;人与人,甚至男人与女人之间,大抵也如此。
  然而,无论如何,雪本身所具有的美的艺术价值,则毋庸置疑。人的爱美,也没有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