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我心目中的国家大剧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14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一得之见

  我心目中的国家大剧院
  叶廷芳
  这是一座集歌剧、话剧、音乐演出于一体的宏伟大厦。有人认为,她首先必须像“剧院”,并且像“中国的”建筑。依笔者愚见,这两个强调均不足取。第一,迄今为止,即使在我国,凡是供音乐、歌剧、话剧演出的剧院几乎没有一座像“中国的”,只有坐落在北京平安里、中国京剧院所属的大屋顶的“人民剧场”符合这样的标准,但我敢断言:大多数人都不会接受!第二,这个大剧院是属于二十一世纪的,她的好看不好看不应只凭我们这个世纪的人的审美趣味来决定,还必须考虑到下个世纪我们的子孙会不会喜欢。请相信,他们的文化水平肯定比我们高,他们的见识也一定比我们广,他们的审美趣味与我们必定大异。第三,中国刚从漫长的封建社会走出来,才刚刚面向世界,刚刚从“乡村”走入“城市”。我们的国家尽管很大,比起世界毕竟还是小;我们拥有的文化财富尽管丰富,比起世界毕竟还是少。一旦我们有条件经历更广阔的外部世界,我们会发现现在所坚持的某些自以为天经地义的观点和观念(包括审美观念)多么幼稚可笑。第四,继承传统应该表现在学习前人的创造精神,而不是一味沿袭和重复前人创造的形式和风格,重复(即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毛泽东)。本世纪以来,国内外凡是有作为并且有点现代意识的艺术家(包括高明的建筑设计师)都以重复为耻,不管是重复前人的、他人的还是自己的,这是普遍的创作心态。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造新的形式和风格,才能使传统的长河得到发展和丰富,永远保持其活力。否则,只能证明我们是祖先的不肖子孙。第五,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在技术和艺术上都达到世界的高峰。但中国建筑文化有个明显的负面现象:只知承袭前人,而不敢超越前人,致使中国的建筑风格(简称“大屋顶”)很少推陈出新,两千年之久未见大的突破。这种单调局面应该结束了!人的审美意识是不断变迁的,因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形态和审美风尚。我们的建筑样式是在封建制的漫长“农业社会”中,在建筑理论相对贫乏、建筑材料相当原始的情况下形成的。现在的建筑学已大大发展,建筑材料的更新和丰富更为过去不可比拟,我们如果还不敢超越或突破,还一味地高山仰止,那就证明自己太缺乏自信,这是在辱没祖宗。第六,世界建筑的发展突飞猛进,形式和风格不断翻新,建筑思路正走向多元,“国籍”的标记已渐渐褪去,新的建筑语汇日益走向国际化,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和个性特征广受尊重。一个国家想要通过某个建筑物来争光,就看她有没有眼光和能力拿下那种堪称世界建筑奇观的产品,至于这产品是不是本国人设计、是不是本民族风格已不构成关键因素。君不见众所周知的悉尼歌剧院、巴黎的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和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美国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法兰克福的德意志银行、巴塞罗那的奥运通讯塔等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富有说服力的例证。它们都不是所在国的人设计的,也不是所在国风格的,但它们把全世界钦羡的目光吸引到它们所在的国家。
  因此我心目中的国家大剧院,应该一看就让人神采飞扬,是体现出艺术家奇思妙想的、新颖别致的建筑雕塑品,而不在乎她像什么;一看就是现代的,与我们的开放心态能发生“共振”,而且,我们应该毫无愧色地把她交给二十一世纪的子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