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访赵无极大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10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访赵无极大师
  果永毅
  半个月前,朱镕基总理访问法国期间,酷爱中华文化的法国总统希拉克特意登门向法籍华裔画家赵无极求购一幅画,作为送给朱总理的礼品。希拉克还盛情邀请赵无极偕同夫人一起出席爱丽舍宫的赠画仪式。这一中法友谊史上的插曲,一时在法华文化界传为佳话。我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访了赵无极大师。
  赵无极,1921年出生于中国北京。14岁入杭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二十几岁便成了中国颇有名气的青年画家。1948年赴法学习,很快在法国画坛上崭露头角。他不依赖天赋,十分勤奋并不断创新,终于走出一条独特的艺术道路;借助西方现代绘画形式和技巧,表现中国传统哲学以博大而抽象的精神看待宇宙自然的内涵。他是当代华裔画家在西方主流艺术界取得成功、获得公认并且占有一席之地的第一人。就其含蕴中西的独特艺术风格而言,他的影响具有世界意义。
  我如约来到赵无极先生位于巴黎14区的寓所时,他正在忙着作画。这位77岁高龄的大师,身着一件白色工作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像个刚走下手术台的医生。不过那白大褂可并不白,上面留有五颜六色的斑点。赵先生热情地把我引向客厅。还没有坐下来,又建议我到他的顶层画室,说那里最为宁静。我虽久闻赵先生的大名,但从未谋面。俗话说,麦子熟了才弯腰。作为世界知名的大画家,赵先生的随和、诚挚又一次印证了这一古谚。
  话题从他的艺术风格说起。我就中国美术界对他的风格称法不一,有“非形式主义”、“塔希主义”,还有“抽象派”等,问他如何称呼比较确切。赵先生笑道,他自己也说不大好,就叫“抒情抽象派”好了。他说,抽象派也是自然形成的,并不是为抽象而抽象的。他1983年在浙江讲学时,他的学生一上来就请他教抽象画。他说,抽象派不是教与不教的问题,而是出于自己的需要。中国画家受苏联的影响很深,他们多是凭记忆作画,而不是靠自己的观察,这样画出来的东西差不多都是一个样子。他强调,艺术贵在创新,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这对于青年人尤为重要。他回顾中国古代生气勃勃的美术史,认为中国有很可宝贵的传统。他尤其喜爱宋代米芾的字和画。他认为从明朝以后,逐步形成了刻板的程式化东西。到了晚清四王的时候,更是板得不得了了。
  我问赵先生是怎样走上东西结合的“抒情抽象派”道路的。他从杭州艺专谈起。当时他是学校里最年轻的教师。校长林风眠先生劝他到法国留学两年,并为他预留了一个教授的位置。他到法国后的第二年,克勒兹画廊就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使他一举成名。他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老庄的道家思想对他影响很大。他的名字“无极”即是信奉道教的祖父为他取的。可以说这种哲学思想是他艺术理念的内核。他1951年在伯尔尼参观画展时看到,同样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保罗·克利的画作所蕴含的内在世界,和他的感觉十分相近,从而受到很大启发。此外,塞尚在风景画处理上的不拘形似,色彩自由变调的风格,对他也有不小的影响。但是,他的抒情抽象派风格是逐渐形成的,很难具体地说从何时开始。
  对于世界美术今后的发展趋势,赵先生表示,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现在法国等欧洲的画家就没有美国画家的条件优越,美国画家到国外搞个画展很方便,法国画家就难得多。今年11月份赵先生将应邀到上海、北京举办个人作品回顾展,光是将120余件展品包装、运输到中国,就要花费75万法郎,相当于人民币100万元左右。
  我问到希拉克总统登门索画的情景。赵先生满怀深情地说,希拉克总统是一位难得的艺术知音。他酷爱中国文化,又十分内行。他说,希拉克亲自到他家来选购一幅画送给朱镕基总理,临别还特意邀请他同夫人一起到爱丽舍宫,出席赠画仪式。去年他陪同希拉克总统访华时,亲眼见到希拉克总统和江泽民主席讨论了很多中国古代艺术问题,后来希拉克总统还经常给江泽民主席写信,谈论中国文化。
  最后,赵先生想通过本报向他教授过的27位中国青年画家表示,希望他们能够踏踏实实地工作,并不断创新,相信一分辛苦总会有一分收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