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系好“安全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11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系好“安全带”
  百合
  5月5日下午,北京市最大的家具城玉泉营环岛家具城发生重大火灾,1.6万多平方米的展厅和参展的家具被付之一炬,初步估计损失达几千万元。
  大火烧毁了展厅和家具,无论是房屋的拥有者还是参展的家具商都蒙受了巨大损失。这里先不说火灾的曲直是非,单说说保险,草桥农工商联合公司作为玉泉营环岛家具城的业主,是此次火灾的受灾大户。但由于该公司向保险公司投保了2000万元的企业财产综合保险,火灾对房屋造成的损失将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因此实际上受灾大户的经济损失并不大。而玉泉营环岛家具城的经营者和参展商几乎没有对展卖的家具财产进行保险,其蒙受的巨额损失也就得不到保险公司的赔偿。
  据玉泉营环岛家具城房屋承保者华泰财产保险公司介绍,草桥农工商联合公司去年11月为家具城房屋投保2000万元,支出保费为2.8万元。花2.8万元得到2000万元赔偿,这笔钱花得值不值,就连小学生都算得明白。然而,如果在火灾发生之前让人们算这笔账的话,答案就未必相同。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想法:灾祸哪会那么巧就让自己遇到?如果不出险情那么这钱不就白交了吗?所以在买不买保险的问题上,有的人或单位出于“省钱”的考虑,把本应买的保险给“省”掉了。一旦灾祸真的降临身边,又会后悔不迭,埋怨自己因占小便宜而吃了大亏。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在社会中生活,企业在市场中运作,都存在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保险作为金融服务商品,它的功能就是为投保人提供风险保障,最大限度地弥补投保人的损失。它就好比是高空作业者身上系的安全带,虽然安全带只有在高空作业发生险情时才发挥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无险情时安全带就没有用处。无论险情发生与否,安全带都一直在为高空作业者提供安全保障,是必不可少的。保险作为企业的“安全带”,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企业有了保险这个“安全带”,一旦遇到险情才能转移风险、化险为夷。这就叫做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当然,最好是防患于未然,减少灾祸发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