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为了“我的兄弟” ——墨西哥无偿献血活动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13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为了“我的兄弟”
  ——墨西哥无偿献血活动见闻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 张仓吉
  记者平时收听新闻广播时,时常能听到这样的插播:“某某病人在某某医院急需某种血型的血液,请能提供这一血型血液的人立刻到某某医院来,或将您的电话和住址告诉我们。”往往十几分钟以后,电台又广播说,感谢下面几位听众赶到医院献血,“今天又挽救一位墨西哥兄弟的生命”。
  12年前,墨西哥政府颁布法令,禁止有偿献血。各地血站和医院血库全部由红十字会监管,全国公立、私立医院用血全部是志愿者捐献的。
  不久前的一天清早,记者赶到位于墨西哥城华雷斯地铁站附近的墨西哥中部电台所在地,墨红十字会组织的无偿献血日活动就在那里举行。
  当时7时不到,街上大小商店都没有开门,行人和过往车辆稀少,但在电台门前等待献血的人们,却已经排起了一条100多人的长龙。他们衣着朴素,有工人、职员、大学生。
  排在第一位的奥坎波是一位有着印第安人血统的墨西哥青年,个头不到1.7米,皮肤黝黑,看上去很壮实。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天没亮我就来了,排到了第一个很高兴。”他说:“为红十字会献血是高尚的行为,我希望我捐献的鲜血能挽救一位同胞的生命。”排在他身后的男青年罗伯特不等记者提问便主动说:“这是我第一次献血,但不会是最后一次。我说不出什么道理来,我来这里只是想帮助我的兄弟。”
  7时整,红十字会采血人员准备工作就绪。志愿献血者分批进入电台门厅,称体重、量身高,填个人资料表格。走上二楼,记者看到二楼办公室全部腾空,临时改成了采血病房、大夫诊室和休息室。9间“临时病房”里各安放了两三张供采血用的活动病床,休息室里摆放着沙发,备有牛奶、面包等食品。中部电台的现场直播室也设在二楼过道上,两位节目主持人正在话筒前播音。
  安蒂维罗斯大夫是红十字会无偿献血活动的负责人,他热情地介绍说,墨红十字会在首都有16辆采血专用车,常年在大学、工厂、政府机关和农村组织公民义务献血,各家医院每天都要接待不少志愿献血者。他特别提到,新闻媒介对无偿献血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报纸、电台和电视台每年都要与红十字会组织若干次大的无偿献血活动。10年来,红十字会与中部电台合作每年组织一次无偿献血活动,采血1000余份,每份435毫升。
  记者看到,这里采血有一套严格安全的程序。填完个人资料后,护士还要向志愿捐血者提出“有没有做过艾滋病检查,有无吸毒和酗酒史,是不是接受过手术,最近一年有没有在国外生活3个月以上”等10个问题,并另填一份记录。志愿献血者拿着个人表格和这份记录到大夫那里去接受身体检查,量体温,查心肺等。检查合格才能到临时病房去献血。
  在临时病房,护士都是当着志愿献血者的面拆封一次性采血用具,并要求志愿献血者签字。采血完毕,护士还要当面将针头与血袋连管剪断、销毁。最后,护士除了给献血者一份证书外,还要递上一份征求意见表,请他们对采血工作各个环节提出意见。
  上午8时多,记者走出电台大楼,门外排队献血的队伍更长了。此时,记者对墨西哥人挂在嘴边的称呼“我的兄弟”,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报墨西哥城电)(附图片)
  图为墨西哥红十字会护士为第一位志愿献血者奥坎波采血。
  本报记者 张仓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