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抓基地促布局 以龙头带加工 招远力促农业产业化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14
第2版(经济)
专栏:

  抓基地促布局 以龙头带加工
  招远力促农业产业化发展
  本报讯 今年以来,山东招远316名种养大户将收获的1万吨农副产品,通过招远饲料公司转化成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往韩国,换成147.5万美元的外汇收入。这是招远通过培植骨干载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果。
  招远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首先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建立规模生产基地。他们结合本地实际,围绕重点产品生产,先后建起了粮食、花生、果品、畜牧、蔬菜、粉丝、花卉、药材等八大系列生产基地600多个。
  其次,实事求是地建立集信息、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或龙头协会。在“龙头”的建设中,他们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形式的限制。到目前已形成三种经营模式:一是形成加工企业+农户的经营体系。现已运行的有果品、蔬菜等农产品。二是由粮油、药材、外贸等经营公司充当市场载体和媒体,通过与农户签定购销合同,形成经营公司+农户的经营体系,经营公司按合同收购、加工和销售农产品。仅通过外贸部门每年外销粮油就达6万吨。三是由农民自发组织的各类专业协会组成专业协会+农户的产供销一体的产销联合体,到目前,全市形成了各种形式的联合体600多个,带动全市农副产品加工能力达到73万吨。
  同时,招远市注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靠服务拓宽农业生产经营领域。他们采取“完善市级、规范乡镇、发展村级”的办法,建立完善信息服务、农技推广、物资供应、资金融通等衔接种养加、产供销、农科教各个环节服务组织66个。并由工商、税务、司法部门参与建立企业、基地、农户之间契约关系的监督保护制度。契约监督制度建立以来,已协调执行了47个产供合同,从而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的稳定发展。
  (李拥军 于言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