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共同托起西藏的稳定与繁荣——西藏“双拥”工作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12
第1版(要闻)
专栏:

  共同托起西藏的稳定与繁荣
  ——西藏“双拥”工作纪事
  新华社记者 刘永华 新华社通讯员 蔡汉银 本报记者 尹品端
  “西藏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西藏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江泽民总书记的这个论述,精辟透彻,一语千钧。正是西藏这种特殊的重要性及与祖国息息相通的关系,使西藏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跨越中,每前进一步,都闪耀着军政、军民紧密团结,携手协作,并肩战斗的光辉。记载着驻藏解放军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用热血和奉献,共同托起西藏的稳定与繁荣的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
  用生命和脊梁修筑的黄金通道
  本世纪50年代初,西藏的公路还是“零”。
  人民解放军进藏以后,遵照毛主席“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的指示,首先投入了造福西藏人民的修路工程。
  老西藏们不会忘记,10万大军从南北两线修筑“川藏”、“青藏”公路是何等悲壮:数不尽的塌方泥石流、山洪和暴风雪,以及大滑坡、雪崩,拖住了靠双手和简单工具施工的筑路大军,整班有时甚至整排的战士,在山崩地裂的瞬间随滑动的山体一起坠入深渊。刚筑起的桥梁,在滚滚泥石流面前,就像火柴棍一样被轻轻折断卷走……
  筑路兵为开凿帕龙天险的老虎嘴,一个排的官兵腰系保险绳,挂在半空中作业,为了抢进度,有时连饭也在半空中吃。300米长的道路将要凿成时,一块长达百米的巨石随滚滚洪流冲将而来,把整个路基垂直削去。路基上的9名战士全部被卷走。17名吊在半空中的幸存者,向着滚滚江水发出血泪迸溅的狂吼。
  川藏、青藏公路的修建,彻底改变了西部无公路的历史。为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作用。当年,这两条路担负了95%以上的进出藏物资和人员的运输。直到今天,仍承担90%的进出藏物资运输。
  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军以牺牲4000多名年轻官兵的生命为代价,筑就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拉贡等200多条共1.74万公里的公路。解放军修筑的公路,占西藏公路总里程的80%。
  牛马驮路变成柏油大道,险山急流架起坦荡桥梁。最令西藏官兵自豪的,还有带给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
  作为高原航空事业的奠基人,驻藏部队从建高原上第一个机场当雄机场起,到今天已在高原上建起了4个机场。1994年10月1日,亘古的藏东高原,有史以来第一架现代客机轰然降落,同样是刚刚扩建完拉萨贡嘎机场的解放军的工程部队艰苦奋战的结果。不仅如此,解放军还突破西方国家丢下160多名飞行员性命也未能征服的“空中禁区”,开辟出拉萨至成都的航线。目前,这条航线已延至北京、重庆、西安和加德满都等地。
  用忠诚和热血架起光明和信息的金色“桥梁”
  西藏人民千百年来用酥油点灯,烧牛羊粪取暖。能源紧缺,使西藏一直无法产生和发展现代工业,驻藏人民解放军像修筑一条条公路一样,竭尽全力为高原的发展奠定能源基础。
  1973年,周恩来总理批准修建拉萨至格尔木输油管线,西藏军区1万余名官兵经过4年的艰苦奋战,建起1080公里输油管道。输油管道向西藏输送的油料,相当于15个汽车团的运量。行驶在西藏高原的汽车,用油几乎全部来源于这条输油管。
  60年代初,驻藏部队率先建起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水电站———纳金电站,它的电能驱动了西藏的第一台电机,让藏民第一次看到了现代工业能源。至90年代,驻藏部队帮助地方建起了147座电站,保障着工业用电和群众照明。1995年,已发展到数十万人口的拉萨市,日趋紧张的电能使政府和人民犯愁,武警水电部队建成的西藏最大的羊卓雍湖电站又及时把强大的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
  80年代末,党中央、国务院拨巨款开始修建的这座电站,挥师这里的武警水电三总队的官兵作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牺牲。他们在缺氧严重得连火柴都划不燃的5800米长的引水隧洞里,整整苦干6年。一批又一批的官兵几乎人人晕倒休克过。他们毫无怨言,累倒了站起来又干。6年间,官兵们开挖回填了120多万立方米土石,1995年电站竣工发电。如今,羊卓雍湖电站强大的电流不仅保障了拉萨市民用电,还把一部分电输送进山南地区电网。
  为了推动雪域高原现代化建设步伐,近年,西藏军区投入近百万个工日,支援地方的光缆建设。“兰西拉”光缆是联通西藏与全国通信大网的重要工程。去年7月,西藏军区出动6000名官兵承担了西藏境内580多公里的挖沟敷缆任务。官兵们在“八月雪花飘”的藏北高原夜宿帐篷,苦战32天,提前完成了任务。
  横跨藏北高原唐古拉山的这条光缆,施工艰苦异常,在这被视为“生命禁区”的地带上,西藏军区的官兵们战胜坚石路段45公里,沼泽地100多公里,永冻层123处,实现人工截流199处,80%以上的工程质量超过了施工设计标准。为了架起这条“信息高速公路”,施工官兵们平均体重下降了5公斤,有187名干部、志愿兵在上工地前主动劝说家属提前离队,218名干部、战士放弃休假或推迟婚期。
  90年代以来,西藏军区官兵还敷设了拉萨至林芝、日喀则、山南等高原上仅有的4条光缆,为西藏通信进入快车道作出了巨大贡献。
  用爱心和文明铺设健康和幸福的长寿之道
  西藏和平解放前的医疗卫生史,是一部沉痛的历史:民主改革前150年间,仅天花就流行了4次,1914年至和平解放之初,鼠疫流行了72次。1925年的天花流行,仅拉萨就死亡7000人。到1951年,西藏12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仅剩100万人。按照每平方公里不到1人就是“无人区”的定义,西藏当时则是“无人区”。
  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揭开了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新篇章。率领解放军进藏、砸碎农奴身上锁链的西藏军区第一任司令员张国华,率10万大军摆开战场,向瘟神宣战。
  西藏军区总医院和4个野战医院一马当先,率先派出12个医疗防疫队分赴藏东、藏北、藏南和前藏地区调查疫情。检测疫种,为工作全面展开作准备,紧接着,以连为单位的400多个防病治病小组迅速来到农牧民中间。
  今天,记者在西藏各地采访,在雪山牧场、田间地头,经常与解放军的医疗队不期而遇,经常看见帮助群众管水、管粪便、改厕所、改水源、改炉灶、改良牲口棚圈、改良环境卫生的“两管五改”队伍。西藏军区仅在1980年到1990年的10年间,就向群众派出了2788个医疗队和医疗组,分布在全藏的360多个医疗网点,时时刻刻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亚东边防某部卫生队除担负着守境官兵繁重的医疗保健任务外,每年,全县至少有600名群众到卫生队住院,4000名群众到这里看病取药。群众花去的医药费,占全团官兵医疗包干经费的70%以上。
  驻在拉萨的西藏军区总医院,在担负着全藏军队危重病人和部分地方重病员的救治的同时,也负责着色拉寺、曲桑寺、卡热寺3所寺庙1000余名喇嘛、尼姑和娘热乡1900名群众的防病治病任务。从1988年起,医院开设了爱民病房,迄今为止已收治地方病员9800余人次,为地方病员门诊4万多人次,支付医疗费100多万元,医院两次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单位”。
  为了让西藏拥有一个健全的医疗卫生体系,1951年冬,和平解放西藏的18军首长决定,从自己本来就奇缺的医疗人才中,转业120名优秀的医疗干部到当地,帮助地方创办第一批医疗卫生机构,兴建医院、诊所。从此,西藏军区把这一工作当成制度,长期坚持,先后把1200多名医疗技术骨干转业到拉萨、江孜、昌都、丁青、波密、日喀则、阿里等地。
  与此同时,驻藏部队一直进行着一项对促进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工作,帮助地方培养大批医疗技术骨干。驻藏部队先后为地方建起医院(病房)54所,培养医护人员3000多人。
  今天的雪域高原,医疗卫生事业一派蓬勃发展景象。近千个医疗机构,上万名医务人员遍及城乡;人均寿命从解放初期的36岁增至64岁;40多年间,人口从105万增至240万。这些巨大变化,西藏人民无不发自内心地喊出:多亏了金珠玛米的恩德。
  用科学和辛劳开通富裕和文明的康庄之道
  新一代的驻藏军人,在前人创下的基业上,以“弘扬前辈的精神,超越先人的业绩”的气概,为发展高原高效农业进行着新的贡献。
  和平解放之初,西藏的农业极为落后,粮食品种只有青稞、鸡爪谷。蔬菜只有萝卜、土豆、小白菜等几个品种。为此,毛主席在解放军进藏之前就指示“进军西藏,不吃地方”、“一面生产,一面建设”。
  1952年2月,西藏军区在哲蚌寺下的拉萨河畔买下一片乱石滩,揭开了开荒生产的帷幕。
  官兵们在乱石遍地、荆棘丛生的拉萨河滩,开出1000多亩土地,当年就收获粮食20多万公斤和大量蔬菜。一连几年,全区部队投入50%至70%的官兵垦荒。
  到了70年代末,西藏军区军垦战线已达相当规模,耕地面积达34万亩,粮食产量在26889.05万公斤,工农业总产值达35641.5万元。军队拥有的生产能力,占西藏全区农业生产能力的47.3%,工业生产能力的51.1%。
  这时,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西藏军区把拉萨皮革厂、林芝毛纺厂等9个重点农场,16个企业,30万亩高产耕地全部无偿移交地方。所有移交占西藏军区农副业生产能力的87.3%。
  驻藏军人再次在雪山之巅摆开第二次创业战场。
  在拉萨东郊,西藏军区生产基地的官兵们种的地,是群众无法耕种的草木不长的乱石荒滩,水是官兵们从雪山上引来的。通过艰辛努力,他们在海拔4300多米的藏北高原和拉萨河畔培育成功了玉米、油菜、黄豆、良种小麦等农作物和蔬菜品种,创造了高原种植史上的30多个第一。
  眼下,他们又把支援地方农业发展的着眼点放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把农民引导到市场上。前年,基地主任杨胜海带领8名官兵到乡里租了1亩地作“示范”。种出的半亩玉米半亩黄豆角卖了2450元,群众看到土地上有“黄金”,去年,他们就蜂拥到基地要玉米和黄豆种……7月13日,记者到基地采访,举目望去,与基地相邻的十几公里的公路两旁田地里,藏族群众地里的玉米秆高叶壮,正在吐絮。
  被称为世界屋脊的“白色革命”———蔬菜塑料大棚,从生产基地最初的218座示范大棚,短短3年间,2000多座大棚如雨后春笋在雪域高原上相继搭起。从此,拉萨市场蔬菜的品种越来越多,内地有的,西藏都有,内地没有的,西藏也有,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对军民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与生产基地咫尺相隔,被西藏自治区领导称为“达孜农场模式”的军区后勤部达孜农场,同样在为西藏农业的发展播撒科技火种。近年,他们在中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先后引进农作物品种138个(系),牧草品种23个,树木良种38个,大部分获得成功。农场培育出的“高原一号”杂交猪,生长速度是本地藏猪的2倍多。5年中,就使1.5万户、5万多藏族群众受益。
  用深情和挚爱编织的洁白哈达
  驻藏官兵为西藏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西藏人民则深深爱着自己的亲人。记者所到之处,常常看到藏族同胞满怀深情把洁白的哈达献给亲人“金珠玛米”,处处可以听到他们发自内心地高唱“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拥军优属作为带动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大事、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化;自治区政府出台了《西藏自治区〈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实施细则》、《西藏自治区军人安置条例》、《西藏自治区义务兵家属优待统筹办法》等一系列有着浓厚地方特色的政策法规,使双拥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制度化、经常化和社会化轨道。
  西藏自治区80%以上的邮电、银行、商业服务行业设立了“军人服务窗口”。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的亚东县,邮电局从1965年起,就担负起为国境线上的4个边防哨所送信的任务。由于山顶气候恶劣,有的哨所不通公路,邮递员一年四季只得赶着骡子送邮件。冬天,到哨所要爬20多公里的雪山,邮递员只得在路上走两天,晚上夜宿道班,第二天凌晨3点就出发爬“雪海”。30多年间,邮递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送拥军信却从未中断。
  驻藏部队部分边防哨所不通公路,物资运送困难。部队冬囤,群众就赶着牦牛、骡马,全力帮助运送。通往藏南边防旺东等哨所的路荆棘丛生、怪石林立、道路泥泞。错那县觉拉乡女民工次仁曲珍身背50公斤重的物资往哨所送,突然脚下踩滑滚到山坡下,被摔得口吐鲜血,满身是伤,次仁曲珍爬起来后,却不顾伤痛,艰难地背着物资,送到部队。夏日村群众洛桑元登赶着自己的两匹马为部队驮运,马摔到坡下,罐头满坡滚,他不顾马的死活,冒着危险直奔坡下,将罐头一一找到,自己背着往部队赶。
  在藏东,高原“孤岛”墨脱县群众为边防部队背运物资更加感人,每年7、8、9月是墨脱的开山季节,为了赶在夹缝里把物资送进孤岛,至少有5000人次的民工和大批骡马踊跃参加运送。几百公里险道布满乱石、荆棘、冰雪,要走3至7天,民工们爬雪山,过险滩,穿越蚂蟥、毒蜂、毒蚊区,历尽千难万险,毫不畏惧,年年圆满完成运送任务。
  每年,西藏人民在大雪封山前配合部队进点、撤点,组织人力和畜力运送物资,都在千吨以上。
  在西藏各地,还有许多被子弟兵深情地称为“拥军主席”“拥军书记”“拥军县长”的领导干部。被称为“拥军厅长”的西藏自治区民政厅厅长马泽碧就是其中的一个。1982年以来,她走访和慰问了西藏边防90%以上的部队,为官兵解决了大量难题。拉孜县某连新迁到那里,由于没有地,官兵吃不上新鲜菜,她就找到县里,迅速解决了菜地。还从厅里拿出6万元,为连队建了一座温室。172名跟随18军进藏的无军籍工人的退休安置遇到困难,她奔波40多天,费尽心血,终于使这批退休职工有了归宿。就连边防官兵不能给家里打电话,这位“拥军厅长”也放心不下,去年,她多方筹集资金,为43个交通、通信不便的营连安装了程控电话。
  8年前,江泽民总书记亲临西藏视察,向西藏军民提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工作方针。西藏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就是响彻在喜马拉雅山顶、回荡在雅鲁藏布江边的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一首嘹亮而动人的歌。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这首歌,将唱得更加豪迈,更加壮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