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新认识带来新发展——北截金矿生产经营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二三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12
第2版(经济)
专栏:

  新认识带来新发展
  ——北截金矿生产经营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二三事
  赵东祥 王立刚
  近3年来,山东省招远市北截金矿以效益为中心抓发展,抓出了成效。企业以每年近千万元利润的速度快速递增,1997年,实现利润20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1%。生产成品金17.37万两,比上年同期增长23.9%,居全国冶炼厂首位。
  多与少的辩证认识
  前几年,这个矿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在资源枯竭、品位下降的情况下,想从抢滩占地、增设矿点上寻求出路,结果企业点多、面广、线长,7个矿区8个矿井分散在6处乡镇11个自然村。这样,看似矿点多了,规模大了,但自产金却连年亏损,算总效益少得可怜。
  1995年下半年,新的领导班子从事实中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不能单纯地看数量多少和产量高低,而主要应以效益为中心。于是,他们在资源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对生产结构进行了大胆调整,实行优化布局,集约发展,一举关停了1个分矿、1个物资供应公司和6个采矿井,集中力量在洼孙家和北截两个矿区探采出矿。同时,利用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搞冶炼。调整后的企业从矿点数量上看是少了,但企业的效益却大大提高了。到1996年4月,自产黄金3年来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获利润79.5万元,两个矿井的出矿量、采掘总量分别比过去8个矿井的出矿量、采掘总量增长14%和50%。当年,自产金实现利润318万元,原矿成本下降为65.34元/吨,下降11.7%。
  摆正科技与效益的关系
  “依靠科技”是北截金矿求发展、增效益的主要途径。1997年以来,投入技改资金300多万元,重点解决提高选氰回收率等技术难题。先后完成碱浸工艺改造、氰化系统流程登合并等技改项目9项,进一步理顺了选氰工艺流程,使选矿回收率达到95.05%,比上年同期提高4.76%;氰化回收率达到98.03%,比上年同期提高0.44个百分点。同时,减少大马拉小车及重复运转设备13台套,氰化成由175.97元/吨,下降为144.01元/吨。仅回收率提高和成本下降累计为企业增加效益400多万元。
  在抓技改的同时,积极采取新工艺,提高科技含量,实现支柱产业的效益膨胀。实验成功的“湿法提取金银新工艺研究”项目,成功地解决了传统火法冶炼能力低、周期长、渣量大、污染重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使金和银的直收率由99%和65%提高到99.8%和96.38%。经省科委鉴定,该工艺在氰化金泥处理工艺领域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可为企业多创效益800余万元。
  重视人的因素
  人是创造效益的第一因素。这个矿在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中,始终抓住第一因素不放。
  1995年来,对经济责任制进行了修改完善,对所有单位重新进行“定岗、定员、定薪、定责”,并加大考核力度。生产矿区的考核,由过去的以考核金属量为主,改为以考核作业量为主;对机关科室由百分考核,百分兑现改为百分考核,60分兑现;对车间由过去的全员考核,改为直接考核车间负责人。同时,结合每月的考核,实行了特殊事项奖惩办法。对贡献突出者给予重奖,对违纪的、完不成工作任务的实行重罚。从而进一步调动起干群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