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木帆船和手推车的架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1
第12版(副刊)
专栏:

  木帆船和手推车的架构
  周文毅
  一条木帆船和一辆手推车,静静地伏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的一间展厅里。帆船的艄板和船桨已经朽烂,推车的木轮子也沾满了苔藓,活像北方一对土得掉渣儿的男女农民,互相搀扶着,蹒跚在这国家博物馆堂皇气派的展厅里。我独自一人,站在木帆船和手推车的面前,久久地瞻仰着它们,如同在参见我那乡间的父亲和母亲。
  这是闯过枪林弹雨的木帆船和手推车,它们曾经演绎了解放战争水陆并进席卷中华河山的血色史诗。它们送走一个民怨沸腾的独裁王朝,载来一个众望所归的新生政权。当年它们胸前可是挂满了勋章!
  高大而又宽阔的展厅里只有我一个人,我细细地端详着木帆船,抚摸着手推车,胸腔里旺旺地点燃一瓣心香。渐渐地,我的眼前幻化出这样一幅场景:1949年4月20日夜晚,人民解放军打响渡江战役。是时,安徽省巢县船工张孝华、张友香父子摇着自家的“巢县港1065”号木帆船,冒着纷飞的炮火和瓢泼似的弹雨,从北岸的泥汊镇强渡长江,最先将二十八名解放军指战员送上南岸的坂子矶。返航途中,儿子张友香负伤挂彩。战斗结束后,父亲张孝华荣立二等功,儿子张友香立下一等功。如今,张家父子当年笑傲沙场的木帆船,与那辆朝夕相伴的手推车一起,被作为中国革命博物馆的首批展品而征集上来登堂入室。如此说来,这手推车也自然不是等闲之物。它的主人名叫董力生,当年是江苏赣榆县董家青墩村的妇女救国会主任。在淮海战役中,她就用这辆手推车为解放大军运送炮弹、面粉和被服,后被评为支前模范。这位女英雄原本有姓无名,人们只好叫她董大姐,1949年3月,她出席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喜欢给人起名的毛泽东得知这一情况,就根据她的事迹,当场为她取了“力生”这个名字。英雄已去,故物犹在。木帆船和手推车所诠释的人民力量,是何等地威猛,一旦阐发出来,任何政治势力都将无法与之抗衡。
  我站在这沧桑无限的木帆船和手推车跟前,与其说是瞻仰革命文物,毋宁说是礼赞人民力量。当年,淮海战役的指挥者之一陈毅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手推车推出来的。”毛泽东更是深刻地认识到人民力量之伟大。他不但顺应了在中国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农民阶级对土地的渴求,因而激发了人民为建立新政权而奋斗的巨大力量,而且他还把诸如政府、军队和报纸之类的国家机器与宣传机器冠上“人民”二字,突出地强调人民当家作主的立国宗旨。正因如此,张家父子的木帆船和董力生的手推车,才会有如此厚重的荣耀。
  时光流逝得真快,木帆船和手推车建功立业距今已经半个世纪了。离开了生死决战的炮火和硝烟,它们已不再高高地扬帆,也不再急急地驱跑,只是平静地面对怀着各种心态前来参观的人们,这时,木帆船和手推车的架构在我面前仿佛叠现出两个顶天立地的大字:人民。这两个大字如黄钟大吕,又如江河行地,时时警醒我们民能载舟,民又能覆舟。
  中午的阳光探进窗子,融融地照在木帆船和手推车上,如同一种虔诚的目光永远地停留在这两件曾经出生入死的革命文物之上。此刻,我深深地感到个人力量的渺小,因为这木帆船和手推车的架构分明在释放一种精神,那就是:人民万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