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席卷之势绘辉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2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席卷之势绘辉煌
  张东
  西南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在中国大陆上进行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大进军——席卷大西南》表现的就是这一段辉煌的历史。该片导演杨光远曾执导过《血战台儿庄》、《大决战——辽沈战役》等影片,他特别擅长营造宏大的战场氛围与展现壮丽的战争景观。然而在《席卷大西南》的创作中,影片却将战争推向背景,着力表现战争中的人,特别是西南之战的主帅刘伯承与邓小平。
  西南战场上的刘邓,已不同于“千里挺进大别山”风餐露宿时的刘邓,也不同于“淮海战役”时“以六十万去吃敌人八十万”这锅“夹生饭”时的刘邓。这时,五星红旗已经在天安门城楼上高高飘扬,敌人已是强弩之末。所以杨光远认为,《席卷大西南》中的“刘邓”应该比《大转折》中更轻松,比《大决战》时更潇洒。他们在部署战役,指挥战斗时更多了几分主动性。如果说,《大转折》中的刘邓是在生与死的漩涡中抗争,《淮海战役》时的刘邓是对胜与败的棋盘落子,那么,这一次他们更多地是在一架大钢琴上弹奏胜利的凯歌,在军事指挥上,更加游刃有余。同时,他们政治家的风采也有机会得以展示。因而影片设计了邓小平与铁路专家的一段戏,从中引出了成渝铁路建设这样的主题,充分表现了邓小平作为政治家的目光和胆识。
  处理逃兵事件,是凸现邓小平性格的一场戏。挺进大西南,战士们不仅要与敌人战斗,也要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原剧本中表现北方战士到南方吃不惯大米,穿不惯草鞋,因此开小差。邓小平处理这一事件时,不是简单批评,而是用左权将军的故事教育战士,同时,他发现了善于做思想工作的炊事班长,就把他提升为指导员。这是很真实的一笔,也是很漂亮的一笔。影片处理时,导演把场景选在一个河套地区,在背景中搭了一个水车,那种从上到下的流水声,好像就是一首乐曲,这乐曲声中邓小平与随员骑马从远处的芦苇丛中走过来。从骑马声到马匹踩着河滩上鹅卵石的声音,都表现得非常有层次。那种大自然的声音、近处人物的群体声与西南大自然的雨雾等环境都融在了一起,富于表现力地烘托了邓小平细致、生动的思想工作。这样完整的一场戏,是影片中杨光远的得意之笔。
  摄影师出身的杨光远一向很讲究造型。他认为《席卷大西南》的灵魂是“席卷”,所以他在整个影片的创作中,扣紧“席卷”二字。抓住最后一役这个特点,将整个大西南的地域、人文景观,作为战争的大背景,营造出解放军横扫千军、所向披靡的大进军气势。同时从色彩、表演、构图、节奏,甚至光影都扣在西南的地域特点上,以与《大进军》系列的其他几部影片区别开来。
  他好像面对一块大画布,首先粗线条地勾勒出战役的总体态势,然后分出不同区域分别加以涂写描绘,这里有水墨丹青的战场写实;有凸现于前景的人物雕刻;有油画般凝重的战火硝烟,也有雨雾阴霾中的山城风貌和饶有兴味的生活速写。影片中除了邛崃之战等几个战役外,大多数的战役均没有给予正面的、直接的表现,而是渲染战争的氛围,侧重表现人在战争中的心态和情绪。
  在歼灭宋希濂残部一场戏中,宋的残兵败将在多雨泥泞的山路中狼奔豕突,最后,宋希濂逃进山洞,只见四周晦暗阴森,棵棵大树直刺云天,冥冥之中,宋希濂犹如困兽,拔出手枪想自杀……此情此景与人物的心态融为一体,展示着人物的最后命运。
  彭水大火,是当年西南之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宋希濂的部队在仓皇逃离时,混乱之中引起了一场大火,几乎烧毁了整个县城。影片为了反映这段历史,特意在江边搭建了一个“彭水县城”,再放火烧掉,再现了当年那惨烈的一幕,在银幕上造成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燃烧的熊熊火焰也似乎在最后焚毁着蒋家王朝的统治。正是在这种大势已去的时代背景下,影片中的又一个“刘、邓”——刘文辉、邓锡侯的率部起义,和顽固派胡宗南、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李文等历史人物的心理变化,都给以了细腻的刻画。(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