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培植文化人才的沃土——吉林省戏校面向社会需求办学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培植文化人才的沃土
  ——吉林省戏校面向社会需求办学纪实
  本报记者 孟宪励
  编者按:吉林省戏曲学校的经验值得重视。作为事业单位,他们走以改革求发展之路,面对不断变化的人才市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各类实用文化人才的需求。在办学中,他们以主动的姿态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在上级主管机关寻到最珍贵的政策支持,又在社会上获得融洽、和谐的协作空间。
  有一个得力的领导班子,确立一个正确的改革思路,以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这些都构成了戏校改革成功缺一不可的重要因素。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小至一个单位,大至一个部门、行业,谁扎扎实实地以改革求发展,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10余年的时间,吉林省戏曲学校从一个濒临绝境的烂摊子,到今天学生规模、教学设施、设备总投入量、学校年创收等10项内容均居全国中等艺术学校的前列,并成为首批全国重点艺术中专之一,其改革发展之路留给我们广阔的思索空间。
  面向社会需求,增设艺术师范,这至今令其他省市的艺校羡慕不已的事,居然早在80年代末的吉林戏校变成了现实。
  如果产品严重滞销,甚至已使企业无法正常运转,这意味着什么?
  邓惜华1986年6月走马上任吉林省戏曲学校校长时,就处在这种境地中。69名毕业的京剧科学生分配了一年半,邓惜华在社会上奔波了一年半。口干舌燥,精疲力尽。
  齐刷刷的69名学生从十一二岁来到戏校,坐科整整7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如今一个个出落得飒爽英姿,灵气逼人。生、旦、净、末、丑以及文武场,拉出去就是齐整整的一个戏班子。但,要分配出去,谁也无能为力。吉林全省京剧院团裁撤调整,由原来的8所减到最后一所。
  面向社会需求办学,成了吉林戏校的改革方向。
  一支由省文化厅牵头、戏校承担的调研队伍分三路人马,几乎跑遍了吉林省的所有市县(区)。除了掌握全省戏曲人才的分布现状和需求趋向外,一个大容量人才需求的空间被开掘出来:全省小学的音乐、美术师资缺口达5000多人!
  戏校锲而不舍的“磨”劲和诸多上级管理部门现实主义思路的感应、融合,为绝境中的吉林省戏校洞开了一片澄明的天空。1988年9月首期美术、音乐师范生入校。
  高质量的艺术师范为戏校带来曙光。艺术师范生毕业实习不到半年,长春市如雷贯耳的重点小学,师大附小,解放大路小学纷纷找上门来,执意强留。戏校被确立为吉林省艺术师范的培养基地,并按省教委指示做出艺术师范的10年培养规划。
  戏校以质量要来政策,靠政策获得经费,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交费上学的设想由此实现。1992年秋季,第二届艺术师范生交费上学,学校当年创效益214.6万元。
  增设艺术师范、学生交费上学,这些先行一步的改革措施为戏校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差。文化部于1988年12月向全国发文提出全国艺术教育院校改革思路:戏曲学校应由单一的戏曲培养向多功能综合艺术教育转化,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适当地办些艺术师范。吉林省教委1995年决定在全省部分院校试点收费,次年全部铺开。此时的戏校已拥有了1亿多元的固定资产,年创收平均在1000万元左右,并成为全国中等艺术教育界赫赫有名的全国重点中专。
  大规模地调整专业设置,展宽人才培养幅度,戏校逐步获得了适销对路的办学活力。
  一个以人才市场为根本导向的办学思路逐步确立,即以精办戏曲为主体,向艺术表演团体和社会文化市场两翼延伸,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实现单一戏曲培养到综合性艺术教育转换。
  精办戏曲,重要的是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变动不居的现实,以准确的人才结构配置掌握好培养投放人才的时机。80年代末武戏演员已日益紧缺,邓惜华竟跑到河北吴桥县等武术之乡,破天荒地跨省招来了20余名武生学生。一年半后即随戏校王继珠老师,赴京演出折子戏《扈家庄》。舞台上,跟头旋风似地刮过,惊险的翻、扑、腾、跃令首都戏迷连连咂舌。《扈家庄》此后得以五次受邀赴京,两进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批学生毕业时,两家大剧团争夺这批学生互不相让,省文化厅只好出面裁定、调停。
  两翼延伸根本上是展宽人才培养的幅度,以大门类、小专业,覆盖社会各类文化人才的需求空间。一翼是适应不断变化的舞台样式的需求,服务重点剧目和基层的艺术团体,在音乐、舞蹈等大门类内,增设节目主持、国际标准舞等小专业;另一翼则紧盯社会文化大市场,陆续增设了电脑广告设计、服装设计、影视美术、录像编辑、钢琴调律等专业。稳定、长效、需求量多的名牌专业和易变、短期、需求量相对少的新专业相结合,始终保持着适销对路的办学活力。
  依托校内,同时实行校外合作办学,使戏校蜚声中外。1991年,杂技科学生以《抖杠》在全国杂技比赛中技压群芳。如果演员脚踩1米的高跷,空中翻转360度再平稳落地,可能平平常常;如果演员是在两个人抬的一根圆杠上做这一个动作,就要引起人的注意了。如果这根圆杠像普通人的手腕那样,直径仅为5厘米;如果演员变为单跷落杠时,就会令人不可思议了。1991年6月日本东京“世界惊讶演艺会”表演现场,当小演员翻身离杠的瞬间,空气都凝固了,当演员以独跷又稳稳地落杠时,全场掌声雷动,这不过是戏校三年级学生的作品。
  以高质量、实用型的文化人才培养为根本,早在1992年进行的这场“减员增效”使戏校获得了发展的后劲。
  一个烂摊子问题很多,也很复杂,但只要抓住关键,就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高质量、实用型的文化人才是戏校的根本目标,是戏校在社会人才市场上生存、发展的根本,为此遇山开路,逢河架桥。
  改革之初,他们面对的是不惟戏校独有的通病。改革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则是改革者的胆识、气魄和面对污辱、失败毫不退缩的奉献精神。
  在戏校改革最艰难的岁月里,邓惜华要不断地应付公开或匿名的各种污辱。要么使学校维持现状、苟延残喘,要么以改革为机遇,重新走向振兴,邓惜华别无选择。机构裁减,干部减员,全校242名在编员工中,一次减掉78人,其余以各种方式或校内退养,或停薪留职,或停薪待业。
  人的问题一旦解决,其他领域的改革也由此全线突破。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管理改革在1992年下半年全部完成。一系列卓有实效的教学管理方式被创造出来。
  高茹,文化部命名的“二人转”尖子演员,每年暑假带着学生下乡演出。人们知道高茹,才知道了“二人转”。如此名人效应,何不一用?1996年9月,“吉林戏曲学校高茹‘二人转’分校”异地一挂牌,考生云集。戏校负责招生和教学质量监控,其余的不管。西新女子美术师范是戏校分校,在校生410人,戏校的正式职工只有一人——一位30多岁的年轻校长,其余的行政、教师、后勤人员由校长聘用。
  1993年戏校以全国仅有的5所中等艺术学校之一,首批跨入全国部级重点中专的行列;第二年,又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高、精、尖的教学设施、设备,成熟的教学、管理体制,使戏校在面向21世纪的竞争中领先一步,又拥有了胜人一筹的砝码。
  居安思危的前瞻意识使戏校在10余年的改革发展中,每时每刻都在积聚着挑战未来的实力。几乎是第一批艺术师范的费用入账后,学校就开始把有限的资金投入自身的再发展上,至今已逾7500万元。购、建校舍面积5万平方米,同时以高、精、尖的技术标准着手教学设施的建设,增加教学设备的投入,购入全套摄录像编辑制作设备,建立了省内最先进的视频制作中心,装备了数字录音系统的录音棚。吉林戏校的在校生规模、专业设置种类、每年的创收、校舍面积、员工收入、教学设施设备总投入、固定资产总量等共10项指标已稳稳地走在全国128所中等艺术专业学校的前列。
  改革给戏校每一个员工注入了深厚的市场观念。招生成为戏校工作的生命线。秋季新生入校,10月份工作人员就已陆续深入市、县、区,探摸行情。春节一过,招生工作全面展开。邓惜华有这样一句名言:“我们四季都在招生”。目前一个追踪、覆盖全省中学、剧团、文化馆、站、少年宫等艺术人才储备资源的计算机信息中心正在筹建。几乎在少儿时代开始崭露艺术头角的个人档案都将被采录、追踪,直至他(她)迈进戏校的门槛。
  (压题照片为吉林省戏校主楼外景。)(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