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闯出一片新天地——北京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明星风采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4
第1版(要闻)
专栏:

  闯出一片新天地
  ——北京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明星风采录
  本报记者 赖仁琼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北京市国有企业的数万职工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下岗待业。如何走出失落、忧愁、焦虑,勇敢面对再就业的挑战?被人们誉为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明星的王兆兰、李维国等人,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回答。
  “转变旧观念,就业天地宽”
  48岁的李维国原是北京东辰铝制品厂职工,4年前因企业效益不好自愿下岗,到京郊大兴县芦城乡承包了70亩沙荒地搞种植。不久前,我们驱车来到芦城乡。
  朴实憨厚的李维国与面色黑红的妻子正在地里忙活,沙荒地上建起的三间平房便是他们的家。
  曾经在兵团搞过种植的李维国,拿着家里为数不多的积蓄,和从亲朋好友处筹借的几万元,与妻子在芦城乡这片沙荒地上开始了艰苦创业。烧荒、平地、挖坑、栽树。他们种下的葡萄、苹果和玉米长势良好,但收获前的一场大火使他们损失惨重。第二年,他们又重新栽种苹果、葡萄,还建起了99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
  李维国和妻子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播种丰收和希望。
  从公司会计到公共汽车售票员,不仅使已过而立之年的关雁适应了岗位的转换,而且经历了观念的转变。忆及下岗后再就业的种种体验,关雁十分感慨地说:“转变旧观念,就业天地宽。”
  原在北京某公司任材料会计的关雁因企业面临倒闭而失去了工作,呆在家里吃闲饭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东奔西走,几经周折,她终于在1995年底到公汽二公司55路车队当了一名售票员。从舒舒服服坐办公室到起早贪黑、整日在公共汽车上颠簸,一时还真难以适应,时间不长,关雁就累病了。是知难而退还是坚持到底?毕竟关雁有过失业的痛苦,她格外珍惜重新就业的机会,咬牙坚持下来。她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与全车组同志共同努力,热心为乘客服务,关雁所在的2430号车组被评为优秀服务车组。在岗位技术练兵竞赛中,她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还连续两次被评为分公司先进职工和学习李素丽标兵。
  “外地人能干的,咱北京人也能干”
  来到北京朝阳区红领巾公园对面的洪鑫小吃店,店主陈恩洪与两个帮手正在厨房择菜、切肉准备做盒饭。下岗前,34岁的陈恩洪是北京印染厂的挡车工。下岗后他每月拿200元生活费,上有年迈多病的父亲,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儿。既无资金又无技术的陈恩洪先是给人干推销,每天早出晚归东跑西颠,中午在外吃碗拉面或盒饭,一个月下来,500元工资也所剩无几。后来他寻思:不少外地人在北京搞餐饮能挣钱,自己何不开家小吃店?
  去年5月,陈恩洪租下了这间门脸房,拿出仅有的几千元积蓄,办起了这家小吃店。每天凌晨3时,陈恩洪和妻子就起床生火,又炸又蒸,干到下午两三点,又接着搞卫生或外出采购,晚上还得发面、切菜、备馅……一年下来,他和妻子都累瘦了。一次,他的丈母娘见了女儿,心疼得抱着直哭。
  “不管多苦多累都要咬牙坚持。”陈恩洪说:“外地人能干的,咱北京人也能干。”如今,陈恩洪做的早点、小吃颇受附近居民欢迎:“既便宜又干净,吃着放心。”
  4年前,北京鞋帽工业联合公司的刘克俭因企业压缩管理人员而下岗。这位1969年参加工作,1971年入党的干部一开始真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他妻子当工人,收入不高,两个孩子一个有残疾,一个正在上学。那段时间,刘克俭思前想后,又到附近农贸市场观察、寻找机会。他发现大量外来人员进京务工经商,无论当家庭服务员还是做小买卖,都能生存下来。而北京人虽有诸多有利条件,但却习惯于“等、靠、要”。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如果自己不改变旧观念,势必怨天尤人,以致远远落后于时代。刘克俭思想通了,主意也就有了。征得亲友同意,他联系好进货渠道,又在角门市场租了摊位。每天清晨,刘克俭蹬着三轮车去拉肉,然后在市场看摊出售。无论酷暑严寒,病累伤痛,他从未歇过一天。
  从当干部到卖猪肉,刘克俭的角色转换十分痛苦也十分艰难。值得欣慰的是,他毕竟迈出了自主择业的第一步。
  “让自己变得适应世界”
  走进刚开业的北京聚福隆茶园,洁净幽雅的环境隔开了都市喧嚣,令人仿佛置身于江南园林一隅。大理石面的圆桌圆凳,造型古朴的紫砂茶具,货架上依次摆放的不锈钢茶罐,都让人由衷地感叹店主的雅兴和匠心。茶园的创办人是下岗女工王兆兰。
  1992年,王兆兰从北京织带商标厂下岗后,到一家涉外饭店做了保洁员。时间不长,同去的姐妹吃不了那份苦,先后离开了,她却咬牙坚持下来。因为工作认真负责,王兆兰被调到商品部搞销售,这对性格内向的她又是一次挑战。王兆兰下决心一切从头学:商品知识,销售技巧,商用英语。此后,销售额逐月上升,她也多次受到奖励。
  前年,商品部因装修停业,又一次失业的王兆兰偶尔从报上看到一条招聘广告。但按招聘条件,她均不合格。但有在涉外饭店从业的经历,王兆兰大胆去应聘。对方要求年龄在18至26岁,她对招聘人说:“我虽然已经37岁,但年龄大社会阅历丰富,待人实在。”要求应聘人会外语并粗通茶文化,王兆兰说:“不懂不会我可以学习。”大概正是这种自信和坚韧感动了台湾老板,她被破例录用。她认真学习茶叶、茶具、茶技知识,两个月后便被提升为店长。在1996年举办的第六届国际西湖北京茶会上,王兆兰的茶艺表演荣获一等奖。
  “你为什么又离开‘天福’呢?”饮下一杯王兆兰冲泡的清蒸绿茶,我不解地问道。王兆兰笑笑,柔声细语地说:“在几年的经营实践中我学到许多东西,但自己还有多大潜能呢?于是萌生了办公司的念头。”她向天福集团辞职时,老板诚恳地一再挽留。
  6年的摔打磨练,使王兆兰得以重新认识、塑造自我。她深有体会地说:“这世界每天都在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可能让世界变得适合我,而要让我变得适应世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