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国防新旅竞风流——写在我军预备役部队组建十五周年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4
第2版(要闻)
专栏:

  国防新旅竞风流
  ——写在我军预备役部队组建十五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 马晓春 本报记者 贾昭全
  15载斗转星移,15年春华秋实。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流,我国预备役部队已经走过了15年非凡的历程。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这支寓军于民的部队,已成为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和“两个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这是个好办法
  1983年初夏,牡丹江镜泊湖风景区。
  青山巍巍,碧水涟涟,飞瀑直泻而下,涛声回响天外。望湖楼上,年逾八旬的邓小平凝神远眺。站在他身边的沈阳军区领导同志汇报了辽宁预备役师组建试点情况后,小平同志满意地笑了。他点头称赞道:“组建预备役部队是个好办法。”
  看似一句普通的赞语,包含着一代伟人对国际国内形势深思熟虑的科学分析和对我军建设的深切关注。
  20世纪80年代,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党中央、中央军委高瞻远瞩,明确提出了武装力量建设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后备力量建设实行民兵制度与预备役制度相结合的建设方向,并作出了组建预备役部队的决定。从1983年5月开始,一批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官兵为基础的新型部队在全国各地相继诞生。
  组建预备役部队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国际形势和我国国情、军情进行科学分析后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国防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适应现代战争需要,进行调整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支年轻部队的创建,倾注着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血,又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成长壮大。
  1991年11月21日。皖东某训练场,阳光明媚,军旗飘扬。安徽某预备役师的官兵身着崭新军装,手握钢枪,列着整齐的方队,威武雄壮地接受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的检阅。5个月前,江主席曾在首都检阅了预备役部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作为党的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两次检阅预备役部队,给了这支国防新旅以巨大鼓舞。1993年5月24日,预备役部队组建10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又挥笔为这支部队题词:“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完善快速动员体制。”
  如今,在国防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进的这支年轻部队,已由当初的单一步兵发展成为拥有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和防化兵在内的诸兵种合成的一支强大国防力量。
  1995年5月10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共和国第一部《预备役军官法》。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已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此后,数万名预备役军官被授予军衔。他们以更加严整的军容,严明的纪律,良好的作风,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特殊的队伍
  这支特殊的队伍,指挥员大都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或军转干部,士兵则是工人、农民,还有技术员……平时他们坚守各自工作或生产岗位,需要时集结形成一支队伍。这是预备役部队的最大特点———双肩担负着两副重担。
  这支亦兵亦民的部队,按照江主席提出的“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预备役部队”的要求,抓紧苦练精兵,涌现出了一大批“四会教员”、“训练标兵”、“全能炮手”。
  张建华是某预备役炮团团长,他的团队在实弹演习中曾先后发射炮弹4000余发,全部首发命中,发发命中;首群覆盖,群群覆盖,被誉为“神炮”。近年来,已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教育、训练、管理、生活制度的预备役部队,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围绕提高快速动员能力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全面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各项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青山绿水认识我
  1997年夏季,广东、湖南、河北等省遭受了特大洪灾,预备役部队紧急出动几万名官兵开赴灾区,与洪魔展开殊死搏斗,用坚实的臂膀挽起一道道冲不垮的堤坝,被群众形象地称为“水上钢铁长城”。
  据统计,预备役部队每年都出动几十万人次,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从茫茫戈壁到八百里秦川、从天山南北到三江平原,祖国的江河大地都书写着国防新旅不尽的风流———
  蔚蓝的大海可以作证:1997年8月,11号强台风夹着狂风暴雨在浙江石浦至玉环一带登陆,迅速波及邻近的10多个县市。预备役部队紧急集结,奔赴抗风抢险第一线。经过48小时的搏斗,救护转移群众2000多人,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荒漠的沙丘可以作证:吉林省松原境内有一个总面积1.25万公顷的流动大沙丘,每年以3至10米的速度向东滚动扩展,吞噬大量农田和草原,100多个村庄饱受沙害。某预备役团连续5年在这里摆开战场,植树1711万株,造林2691公顷,锁住了风口、沙丘,国家绿化委员会称赞:“预备役部队造福人民,浇灌了跨世纪绿荫。”
  熊熊的大火可以作证:1987年5月,当特大山火袭击了漠河县城以后,黑龙江某预备役团开赴大兴安岭扑火救灾。这是我军预备役部队组建后首次成建制地执行险重任务,荣立集体二等功。
  ……15年风雨征程路,国防新旅剑更锋。在火红的八一军旗引导下,这支队伍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人民的希望,正阔步迈向新世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