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港人治港”的重要实践——写在香港特区首届立法会诞生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港人治港”的重要实践
  ——写在香港特区首届立法会诞生之际
  本报记者 冯霄 张首映
  香港特区首届立法会选举,历时半年之久,5月25日公布选举结果,首届立法会正式诞生了。
  此次选举,是香港特区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情况下,由特区政府依据《基本法》、完全自主操作的一次合法选举,是广大港人积极参与、体现港人当家作主的一次民主选举,是显示公平、公开、廉洁精神的一次富有理性的选举,是在香港特区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促进香港特区民主进程的一次重要选举。
  确保选举公平、公开、廉洁
  香港首届立法会选举,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特区政府予以有效组织和引导。
  中央政府严格遵守《基本法》,对于香港首届立法会选举事务未予任何干预。中央政府没有派过任何一位官员乃至一名研究人员赴港监察选举,中央政府在香港的派出机构也没有干预此次选举。广大港人和选举专职机构认同这一事实,海内外有识之士对此予以高度评价。
  按照临时立法会通过的《立法会条例》及相关附属法例,特区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计划和措施,依法提供了组织保证。行政长官委任了以大法官胡国兴为主席的选举管理委员会,由这个委员会肩负起选举的具体职责,依据有关法律和选举指引开展工作;政府开设了投诉热线,由廉政公署严格执行监管选举的《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避免触犯法规的事情发生。
  特区政府全方位、多层次、秩序井然地展开宣传动员,为之提供了足够的人力和财力资源。4月30日至5月22日,动用4000万港元,举办了一系列宣传选举活动,制作了大量宣传品。
  政府希望市民、选民和传媒积极参与选举。在选举800人选委会的当晚,政府邀请市民及传媒在投票结束后到设在会展中心的中央点票站观看点票过程,在选举前两日开放两个票站,选举当日更开放496个票站及点票中心的观众席,特区政府尽量为市民、选民和传媒提供接触、了解的机会。
  所有这一切,特区政府都是为了保证这次选举成为一次充分体现公平、公开、廉洁精神的选举,成为一次候选人与选民积极参与的民主选举。
  候选人与选民积极参与
  香港特区首届立法会选举,参选人数之多,参选范围之广,世所瞩目。
  是次选举,共有166名候选人、分3个方面选出60个议席。按照《基本法》规定,分别从选举委员会、功能组别和分区直选中选出60位立法会议员。由800人组成的选委会经过认真商议,严格履行选举程序,提名25位候选人参选,从这25人中选出了10位议员;在28个功能界别中产生了60位候选人,通过充分协商,认真选举,产生了30位议员;在分区直选方面,81位候选人分别在5个选区、依照比例代表制角逐20个议席,竞选场面可谓如火如荼,今日终于尘埃落定。
  港人今年上半年最关心的是两大主题:经济民生和选举,选举在即,理所当然地更多关注经济民生。有关政党、社团和候选人在经济民生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意见,大到香港与内地如何进行长远的经济合作,小到一条街、一个摊位的修建,都牵动着候选人和选民的心。
  走进选举时间廊,可以清楚地了解港人积极参与这次选举的基本过程。去年12月6日,250万个家庭开始接触了政府动用6000万港元招募的3万名选民登记大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选民登记活动,自此拉开了市民进入首届立法会选举活动的序幕;12月18日,市民们获悉了选管会公布的选举活动指引建议书,今年1月6日,市民们开始接触选举规例;3月13日,已有280万市民在选民册上正式登记,登记率高达七成多。
  5月24日,天公不作美,风雨交加,时有豪雨。从早上7时30分至晚上10时30分,近150万选民冒着倾盆大雨,前往各个投票站投票。特区政府的官员们全部投了票。
  香港天文台早晨7时许挂起黄色暴雨警告,给选民投票带来困难,中午挂起红色暴雨警告,雨势最大时,每小时仍有10万人左右投票。在湾仔的一个投票站,年逾六旬、打着雨伞的刘妈告诉记者:“政府这样重视和支持这次选举,候选人这样卖力,我们选民当然要积极参加啦!”到截止投票时间时,仍有人排队投票。港人称之为“信心爆棚”。
  比起前两次选举,这次选民人数最多,投票率最高,投票人数为1489705人,占选民人数的53.29%,创香港历届选举投票率新高。
  今次选出的议员,既顾及到香港社会的整体发展,又比较均衡地兼顾各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香港社会各阶层各团体的利益,反映了香港社会的认受性和公信力。
  选举过程,体现出香港特区的选举文化。香港社会人士认为,这次选举与1995年的选举相比,更趋文明理性。无论在分区直选议员过程的激烈竞争中,还是在功能组别和选举会选举中,是次选举是比较文明理性的一次选举。
  香港特区是次选举整体气氛较好,既显示公平、公开、廉洁精神,均衡参与原则,又体现了文明竞选、理性辩论的香港选举文化特色。
  香港民主进程的重要一步
  香港特区首届立法会选举产生意义深远。诚如行政长官董建华所说:“透过今日的选举,特区的第一届立法会便会产生,而今日对于香港来说,是非常重要及很有历史性的一天。”
  这次选出的立法会,与港英立法局有着本质区别,是全面进入“港人治港”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无论早期由英王委任、还是近10多年来选举组成的港英立法局,大权主要由港督独揽,本质上不过是英国对香港长期实行殖民主义统治的工具而已,与今日特区立法会全部由港人中选举产生,真正实行“港人治港”,享有的立法权相比,具有本质差异。首届立法会诞生,使香港特区政治架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完成是次选举,是香港特区在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和《基本法》道路上向前又迈出一大步。它充分说明,香港的中国人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世界上公认的佳绩,而且有能力有信心在民主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这次选举,为香港特区明年举行市政局选举、后年举行第二届立法会选举及将来依照《基本法》指引的循序渐进的民主选举进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提供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香港特区的发展史册上,具有重要地位,并将谱写出新的篇章。
  港人对这已当选的60位议员,寄予希望,希望他们能够珍惜《基本法》赋予的权利,珍惜选民们赋予的职责,肩负重任,发挥聪明才智,用实绩奉献港人,为“香港明天更好”做出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