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管理与保护并重 开发与利用并举 武夷山自然风光与文化遗产相映生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5
第4版(要闻)
专栏:

  管理与保护并重 开发与利用并举
  武夷山自然风光与文化遗产相映生辉
  本报讯 福建省武夷山管理与保护并重,开发与利用并举,经过近20年苦心经营,使名山武夷自然风光与文化遗产相映生辉,成为一个令人陶醉的世外桃源。近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申报专家、国家文物局专家等在武夷山风景区考察时,称赞武夷山自然与文化精品硕果累累,认为风景区具备申请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的条件。
  近年来,随着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武夷山市政府重视对风景资源依法保护。继《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准后,又陆续制定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等20余条法规、条例。同时,在管理上,重视采取“有堵有疏”的办法。堵,即成立专业性风景资源保护机构——风景区管理局,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并确立了九曲溪上游以及其他主要景点为绝对保护地带,严厉查处毁林开荒、乱挖乱堆等破坏风景资源的行为。去年还成立了全国首家风景名胜区保护协会,将景区内周边行政村和宾馆、旅社等驻山单位纳为会员,通过非行政性社会行为来保护风景资源。疏,即将分散于景区内的山民迁出来,统一规划建房,并给一些生活困难的村民发电饭煲、建省柴灶,给景区内村民生产、生活用的柴炭予以补贴等,最大限度地保护风景资源。
  为了弘扬武夷文化,武夷山市因地制宜制定了《武夷山文物保护法》,以及与文物保护有关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等法规、条例。对重点文物古迹,还相继划定了文物保护区域。及时抢修了一大批文物古迹,如天游观、三清殿、朱熹纪念馆、朱子社仓、兴贤书院、永乐禅寺等,恢复了武夷宫宫门,建设仿宋古街,修补了大量的摩崖古刻。在文化旅游线路建设上,开辟了朱子理学文化旅游线、民俗风情旅游线、宗教文化旅游线、茶文化旅游线。这些文化旅游线路,提高了武夷山的品位和档次。
  目前,武夷山正积极进行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工作,力争使武夷山的保护和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王联文 石子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