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心中,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2
第11版(大地周刊·文学观察)
专栏:作者笔记

  心中,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
  黄传会
  隆冬时节,第一次走进太行山。我万万没有想到,这里距离北京不过一二百公里,竟会是如此地贫穷!
  在顺平县的团结乡,一位姓葛的乡长对我说:“这儿的自然条件太差了,你看看,到处光秃秃,几千亩山地和旱地,全部靠天吃饭。前年人均收入一百五十三元,去年闹了一场大旱,庄稼减产四五成,人均连百元都达不到,粮食一般只够吃半年。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许多孩子读不起书……”村里,许多老乡家里穷得连炕席都没有,有些孩子为了御寒,不得不钻进草团里。
  与顺平县相邻的涞源县有个桃木疙瘩村,全村十三名学龄儿童竟然全部失学。站在阜平县城南当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司令部的小院前,我久久地注视着东墙上的那条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太行山区,几乎到处可见这条标语,然而,经济不发达,良好的愿望只能是一种愿望而已。
  这一切使我真切感受到了希望工程所包含着的厚重意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转年初春,我开始了近四个月的对六省十三个贫困县的采访。大别山、十万大山、大西北……这是我第一次比较系统、比较深入地接触到我国的贫困面。令人汗颜的是,自以为自己是作家,自以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然而,对于我们的国情竟是如此地知之甚少!
  “叔叔,我想读书!”
  到处可以听见这样的呼声——这呼声充满着哀求,包含着渴望,令人心头发颤!
  一九九二年,《希望工程纪实》在《当代》杂志发表。全国多家报刊作了转载、连载并发表了评论。冰心老人看了作品后,写了一篇《请读〈希望工程纪实〉》的评介文章。冯牧先生也对我说:“从某种角度讲,你抓的这个题材,甚至比救火、赈灾还显得重要。”
  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许多读者看了作品后,纷纷为失学儿童奉献爱心。作品写到的广西平果县汤那屯,收到了来自海内外二十几万元的善款。村民们用这些钱盖了学校,修了公路,架了电线,全村学龄儿童全部免费上了学。村民们说:“希望工程使我们获得了第二次解放!”
  那些日子,我时时沉浸在一种激动和兴奋之中……
  后来,我又继续深入到贫困地区采访,前前后后走了二十一个省(区)的六十余个贫困县,又创作了《中国山村教师》和《忧患八千万》。作品发表后,同样受到读者的欢迎。
  有人说我们进入了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人说我们面对的是崇尚富裕的年代。然而,我的几本薄薄的写穷孩子、穷教师和穷人的小书,何以能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冥思苦索,我终于明白了:因为我在书中真实地反映了老百姓关心的社会问题,多多少少为他们说了想说的心里话。老百姓喜欢看到能真实反映他们生活的作品。
  这些年来,我们在倡导创作自由的时候,似乎已经不大敢说作家的责任感和良心了。然而,人们不禁要问:当一名作家失去了责任感和良心时,他的作品还能受到人民的欢迎吗?
  这几年来,也不是没人为我担忧:“你写了那么多的贫困,就不怕有人给你扣个“暴露阴暗面”的帽子?”
  我说:“一个作家如果连正视贫困的勇气都没有,还有什么良心可言?”
  正视贫困,反映贫困,不是为了暴露贫困,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共同去战胜贫困。
  我手中既无权也无钱,我不能给尚未解决温饱的民众更多的物质支持;但我可以用自己的笔,给予他们道义上的声援!
  我不赞成作家们都写贫困,但我赞成大家都应该了解贫困,甚至多多少少应该有些贫困的感受。
  人生没有贫困的感受将是一大缺憾!
  那些穷孩子们已经再也耽误不起了,贫困地区的老百姓也期盼得太久了……
  把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深烙在心中,让我们大家都出点力,让这个世界的穷孩子都有书读,让这个世界的穷人们都不再为温饱而发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