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到生活第一线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3
第1版(要闻)
专栏:

  到生活第一线去
  本报评论员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6周年之际,公开发表江泽民同志写给参加“万里采风”活动文艺家们的一封信,这是对《讲话》的最好纪念,对作家、艺术家进一步深入生活的有力推动,是文艺界值得重视的一件大事。
  3年前,中国文联组织百名文艺家分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进行采风活动,江泽民同志得知消息后,热情致信作家、艺术家,对于他们到“第一线”进行采风活动及其重要意义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殷切希望通过采风活动,进一步推动文艺工作者更加自觉地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勉励他们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江泽民同志的信,极大地鼓舞了文艺家们深入生活的积极性,为在新的形势下文艺为人民服务指明了具体途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切进步文艺都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创造,它的根系就其主体部分来说必须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土壤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告诫我们: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到处都有生活。但是,生活也是有“第一线”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也是有“第一线”的。只有到“第一线”去,到人民群众开拓奋进的前沿阵地去,和人民群众一起拼搏,一起创造,一起奋斗,才可能更加深刻更加强烈地感受生活的脉搏、时代的律动,经受大风浪,看到大风光。鼓励和支持到“第一线”采风,其意义在于推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更积极更有成效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艺精品。
  3年来,中国文联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相继组织了50多个团队,近千名文艺家,分赴全国20多个省、市、县、乡、村,深入到经济开发区、革命根据地、英雄人物的家乡,以及厂矿企业参观访问,体验生活。在中国文联“万里采风”活动的带动下,各地文联相继建立“生活基地”和“立脚点”,使采风活动不断地向纵深推进。文艺家们不但从人民群众变革现实的火热生活和激越奋进的时代精神中感受新鲜气息,培养健康感情,也为自己的创作找到了丰富的素材,找到了新鲜活泼真实有力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大大提高了驾驭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作家艺术家在深入生活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譬如深入生活的具体组织形式问题,再譬如为了保证深入生活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专项资金等各方面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各级文艺团体特别是各级党政主管部门认真研究,深入探讨,统筹规划,具体解决。当然,最重要的是思想认识问题,只要思想重视,认识到位,真正将其作为繁荣文艺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去抓去管,就能够通过确有实效的具体措施,一件一件地去组织落实。
  我们的国家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造就一流作家一流作品的伟大时代。我们相信,在毛泽东文艺思想和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鼓舞下,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革命文艺的优良传统,自觉地全心全意地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我们的文艺事业一定会出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