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中国近代经济史发展的趋向和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3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科研究扫描

  中国近代经济史发展的趋向和问题
  □陈争平
  学科发展的趋向性问题
  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日益注重为现实服务。近些年来,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科研究的学者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史研究应当古为今用,把学科建设与为现实服务很好地结合起来。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有密切关系的课题,诸如传统经济与近代化的关系、对外经济联系与本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旧中国政府行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近代市场发育与价格体系、城乡经济关系、近代中国工商组织的演变及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诸如近代证券市场、房地产业、交通设施的建设等一些较为具体的课题研究也大大加强。随着研究的深入,近代中国经济制度的变革、产业间经济关系、地区间经济联系等与现实相关的近代经济史课题的研究也逐渐展开。
  对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总结和探讨。有的学者强调,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多作比较,要提出新问题、新观点、新材料,运用新方法。指出研究经济史应根据不同对象和史料条件,采取不同方法;要重视经济史研究与经济学理论发展的相互关系,注意选用经济学理论作为研究经济史的方法,认为“在经济史研究中,一切经济学理论都应视为方法论”。
  对定量分析越来越重视,并就有关经济史研究中的计量方法进行了讨论。旧中国经济统计资料既缺少又散乱,给计量研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面对这种困难,在经济史计量方法的具体运用上,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侧重于“大胆创新”,提出必须改变“那种面对数据不足,在一些重大课题面前望而却步的状况”,认为“在我们惯用和尚不熟悉的理论和方法之间,应侧重于提倡、引进和运用后者”。另一种意见则强调“谨慎”,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之中,有不少人在经济史计量研究中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出现上述不同意见,正反映了有关经济史研究方法问题讨论的深入。
  有的学者还提出,从中国历史特点考虑,广泛意义的社会学,而不是新古典或新制度经济学,是我们今后应更加注意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史,更多地将人口、家庭、宗族制度、社会群体、阶级结构、宗教、文化等因素纳入经济史研究的视野,也是近代经济史学多样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旧有的断代研究的专业分工限制逐步被打破。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学者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打破原有专业分工的限制,分出一部分精力和时间直接参与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同时,一些从事现实经济问题研究的人也正在把目光放得更远,对一些现实问题追源溯流,开始关注经济史的研究。
  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
  关于传统经济与近代化。有些学者提出传统经济与近代化并非绝对对立,在一定条件下传统经济可能发展并转化为近代化的因素。如有学者在多种场合强调中国传统农业和手工业内部的积极因素,不同意流行甚广的一元经济理论模式,即把传统农业看成完全消极的模式。有学者认为,传统经济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传统经济对近代化的制约主要来自传统生产关系,近代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在管理方式中都带有旧的东西,如工头制、包身工制等,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有的学者认为,传统经济对近代化的制约不仅仅限于生产关系方面,生产力方面的制约也应重视,外来的东西之所以变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生产力的抵制。有的学者认为,“传统”包含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等等,家庭、文化对近代企业发展影响也很大,不容忽视。
  在这几年的讨论中,学者们普遍认为,近两个世纪以来,中国在内忧外患中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这一剧烈而艰难的转变,其间新旧杂陈,呈现出丰富生动的经济现象和复杂多元的经济形式,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这不但为经济史研究,而且为经济理论的建设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素材。
  近代农业中人口压力、生态破坏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过去,国内外学术界多强调中国近代农业的不发展,并特别指出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农村经济已面临危机。近几年来持这种观点的人仍有不少,其中有美国学者提出了“过密型增长”理论,认为中国农村人口压力使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另有美国学者虽然对上述理论的细节提出了批评,但也认为中国农业是“过密型”的,认为人口压力和生态破坏使中国农业难以持续发展。我国一些学者在批评“过密型增长”理论时,较为强调农业发展的一面,指出这一时期的粮、油单产和人均粮食占有量都在下降,但粮食总产量仍是增长的,于1936年达到高峰;认为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仍然有所发展,生产方法也有所变化,虽发展甚慢,但基本上还能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有的学者还通过对近代冀鲁豫三省粮食生产的研究,认为19世纪中后期,由于长期战乱和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生产(包括总产和亩产)趋于下降;19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农业逐渐复苏;20世纪初期,由于若干新式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政府采取一些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粮食生产持续增长,亩产逐渐回升,农业效益较好;20年代末以后,受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内战乱及天灾的影响,农业生产全面萎缩,到1935年时才有所恢复。
  近代中国市场机制问题。近几年来,有不少文章论述了近代各地各类市场的发育情况,主要分歧在于对近代生产要素市场的认识。一些学者认为,近代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等已逐步形成并有所发展。另一些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有买卖而无市场。关于要素市场的意见分歧,除了因对资料掌握的差异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市场”的不同理解所致。
  关于中国历史上较发达的商品流通是不是市场经济问题,史学界也有争议。有人认为中国早已有了市场经济,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从传统经济到市场经济有个转变过程,市场机制也有个演变过程,迄今中国尚未完成这种转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