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图书标高价 书市论捆卖 书价离谱为哪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6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追踪

  图书标高价 书市论捆卖
  书价离谱为哪般
  陆宏刚
  5月中旬,第十七届北京特价书市在“狂甩”、“十元一捆、一元一本”的吆喝声中落下了帷幕。面对出版社和书商的大幅度降价举动,书价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书市上,写着“一律三折”、“最高五折”等字样的条幅随处可见,一套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资治通鉴》定价1280元,实卖价400元;一套定价780元的《四库全书》,230元即可买下;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史记》全注全译本,定价660元,书市上卖180元。其它如《中华野史镜鉴》、《中国历代禁毁小说》等定价600—800元的书,也都按三折左右的价格出售。而有些新版的工具书,竟降至二折,甚至一折!
  笔者问一位书商,690元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卖180元亏不亏?他笑而不答。在另一摊位,笔者以同样的问题问一位姓郑的书商,他先是连说“保本”,继而又悄声说:“一套就赚你10块,来一套?”显然,即使打2.6折,书商仍有利可图。细算一下,其定价与进价之间,竟相差3倍之多。
  这种近乎疯狂的打折,使读者普遍感到:图书定价太高!一位花70元买了一套定价为198元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版)的读者告诉记者:“现在的书,定价太邪乎,70块就卖,却要打上198块的价。”而前些日子在一书店按七五折买了一套《四库全书》的读者在此看到只以三折出售时,连呼上当。
  出版社何以对图书定出如此高价?
  许多出版社认为,对于一些印张比较少、印数小的图书,因固定成本较高,为维持收支平衡,他们只得将定价抬高,另一种则是为弥补所出部分图书的亏损额,对一些市场前景看好的书籍,相应地提高定价,以在补亏的同时,获取一些利润。
  这两种提价行为,实际上是出版社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措施,它不能充分解释图书定价过高这一问题。
  人民出版社第三图书编辑室副主任严平认为,现在有的出版社为刺激发行,在向书商或读者供书时,他们往往采取高定价、低折扣的结算方式。由于这种畸形的销售方式很诱人,使得出版社在定价上出现了一概以“高”而论的怪现象。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图书定价偏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出版社和书商之间还存在着买卖书号的关系。出版社为在进行这种非法交易中获得更高的利润,将书价定得很高,而书商也乐意出版社这样做,因为这有利于他们日后对书进行炒作时获得更多的利益。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访了新闻出版署计财司孙明司长。他说,当前有的出版社在图书的定价上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从1993年开始,国家对图书价格全面放开,定价完全由出版社根据市场行情来决定。然而,有的出版社在进入市场后,没有按照价值规律和法律法规办事,对图书的价格定位不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定价,致使有些图书定价偏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