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平山:开发山地展新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6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神州一县

  平山:开发山地展新颜
  刘军增 宗新福
  今年5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率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移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50周年纪念日。最近,笔者走访了平山县。
  西柏坡乡是此行的第一站。乡党委书记韩二秃介绍说,西柏坡乡是个移民乡,修岗南水库把各村的好地都占了,剩下的就是荒山。1996年4月,乡里从自身山场面积大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动群众,打响了山区综合开发的“攻坚战”。
  汽车沿山间公路行驶,不知不觉中,我们已上了半山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随着山势层层分布的牡丹。韩二秃告诉笔者,西柏坡牡丹园占地300亩,栽植了110个品种,共计有3万株牡丹花。除了牡丹园,整个山区综合开发工程从东、西、中三面展开。目前,东线已开发山场1.4万亩,栽植各类果木40多万株;修扬水站8处,挖蓄水池24个,建引水渠15公里,铺设塑料管道5万多米。中线以建设4000亩速生毛白杨基地为主,现已造林3000多亩。西线则完成封山造林2800多亩。
  西柏坡乡的荒山综合开发,只是平山县向荒山要田,向荒山要财富的一个缩影。
  平山县因地处太行山余脉,“山势渐平”而得名,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建国初,为根治水患,确保京津和滹沱河下游广大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在滹沱河平山段修建了岗南、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平山县有13万亩良田被淹,10万库区人民忍痛告别故土,搬上高岗旱岭重建家园。
  1992年10月,岗南镇三角村传来的消息触动了县里的决策者们。该村任元海等4名青年集资入股开发村里荒山,初见成效后,全村50多户农民纷纷“抢”山开发。平山县的领导认识到,现在农民手中有了钱,再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大规模的荒山开发时机已经成熟。县里组织有关部门对荒山大规模开发的模式及相关政策进行了研究,并对荒山开发取得成功的元坊村、三角村的经验进行了广泛宣传。1994年10月24日,河北省“五荒”拍卖现场会在平山县北部山区南甸镇举行。经年累月与土坷垃打交道的农民一下成为现场会的主角,他们一改平素的少言寡语,竞价购买荒山开发使用权。第一期的200亩荒山的使用权仅15分钟就拍卖告竣!紧接着二期、三期荒山使用权拍卖也宣告完成,两天之内曹峪村的7万亩荒山全部拍卖到户。到1994年岁尾,平山县共拍卖荒山开发使用权17万亩。
  将荒山开发使用权拍卖给个人,而且年限均长达30至50年,使昔日的荒山有了开发使用的新主人,农民们像珍惜自己的土地一样珍惜荒山,投资投物,把汗水和希望一同播种在大山上。
  1995年,平山县被国家确定为山区综合开发试点县,为平山老区的荒山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全县先后兴建山区综合开发项目33个,总投资1亿多元,栽植果树50多万棵,全县形成万亩以上的规模基地14个,干鲜果、食草动物、无公害蔬菜和甲鱼等四大产业已初具规模。
  田丰林茂的平山县。(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