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6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金锵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付诸于复兴中华的伟业,是中国发展史上的大事,也是搏击世界进步潮流的壮举。
  科教兴国,本身就有先兴科教的含义和要求。那么,谁来兴科教呢?当然是国兴科教。这个“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之国,它维系着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国兴科教,毫无疑问,要靠党的坚强领导,靠政府的有效组织实施,靠广大科教工作者的呕心沥血。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干部,直至每个公民,皆不可漠然视之。推行科教兴国战略,需要全民族都来“兴”科教,实现以科教“兴”中华民族的目的。
  科教兴国,应该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雄心壮志。历史昭示我们,没有先进科技和教育的国家和民族,就没有参与世界竞争的资格。一个获得解放和独立的国家,要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走向繁荣昌盛,不能不奋起振兴科教。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革命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成为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现代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在提高综合国力中占据主导力量,成为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主导因素。下个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国际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高科技的对抗,智慧的拼搏,知识的较量。谁上升,谁下降,谁能立足,谁被淘汰,首先取决于在这个崭新的领域有没有作为,有多大作为。应当看到,我们的科技事业是在旧中国的烂摊子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追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华民族要崛起于东方,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怎么能不确立科教兴国的雄心壮志,怎么能不弘扬振兴科教的精神呢?有了这种民族之志,才能有用先进理论和科技知识武装起来的民族,才能有推动民族振兴的强大持久的动力。
  科教兴国,应该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时代风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很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科学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这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无形巨大力量,也是造就宏大的优秀科教队伍的基础。人才,是开发智力的先锋,是发展高新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源头。人才,只有在大兴科教之风的环境里才能涌流不息地产生和成长起来。否则,如果迷信盛行、科学受辱,不以无知为耻、只以捞钱为荣,儿童流失校外、义务教育发展迟缓,就根本谈不上兴科教、出人才。据有关资料,90年代中期,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总人口的千分比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当前,拥有人才优势的发达国家尚且把人才问题作为自身面临的危机提出来,全力谋求应对之策,我们就更不可等闲视之了。为此,应该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而全民大兴科教之风,从求知的动力抓起,从娃娃抓起,从培养、激励人才的基础工程抓起,是不可或缺的。
  科教兴国,应该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行动。以加大对科教的投入来说,就与广大干部群众密切相关。现在,党和政府下决心精简机构,减掉一半的人,同时制止重复建设,把钱省下来贯彻科教兴国的方针。而要使这个决心变成现实,则离不开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大局下自觉行动。环顾发达国家研究开发的投入,企业所占比重很大。而当前我国很多企业效益不好,科技投入受限。提高企业效益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干部职工的支持是难以实现的。要使国家财政拿出更多的经费投入科教事业,还要坚持勤俭办事,艰苦奋斗,严禁铺张浪费,制止偷税漏税。这就更需要依靠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了。可以相信,有了全国人民大兴科教的创造性实践,科教的进步和发展、国家的兴旺和发达必定能够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