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推介廉政典型 曝光腐败分子——长沙市雨花区坚持十年开展“四二○”廉政日活动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6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推介廉政典型 曝光腐败分子
  ——长沙市雨花区坚持十年开展“四二○”廉政日活动纪实
  邹蓬 黄必成 杨林
  20块奖牌使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办公大楼蓬荜生辉,“全国纪检先进组织”、“省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为什么换了六茬党政主管,雨花区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区委书记刘晓明的回答最有说服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连续十年开展‘四二○廉政日’活动,旗帜鲜明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保证了我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
  10年前,也就是1989年,社会上反腐呼声强烈,区内乡、镇、村一些群众来信来访不断。这些情况引起区委、区纪委高度重视。区委当机立断,果断决定:4月20日召开全区反腐倡廉大会。这一天,区、乡、村三级党政干部1000多人参加大会,气氛严肃。会议通报了几起有影响的典型案例,受处分的某副乡长上台公开检讨,剖析自己错误根源。区委领导报告明理导行,号召反腐败、保稳定,并郑重宣布区委、区政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评头论足,“请君挑刺”。这一年,全区查处54起案件,处分党员47人,其中开除党籍7人,一批大案要案的查处和揭露,在全区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此后每一年的“四二○”大会,既是一个宣传廉洁典型,又是一个曝光违法违纪分子的大会。
  “四二○”推介、宣传的一个个感人的廉洁典型,如同奏响一个个清廉的音符,余音缭绕回荡在人们心间。
  洞井乡主管纪检监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谢启光,1992年6月从部队转业后,他不留机关,自愿到边远的洞井乡任乡党委副书记。上任后,他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搞以权谋私,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朴实本色。1995年初,区委考虑到他家人口多、无住房的困难,批了一块150平方米的山地给他建房。本来可以享受60平方米的免费权,但他没有找村干部谋求方便,按征购标准交了6000元的征地费。洞井乡是远近闻名的“建筑之乡”,建筑包工头,机砖厂村村皆有。当时,有人为了找他拉关系,主动提出为他“优惠”建房,被他婉言谢绝。亲戚、朋友都指望“政府有官好办事”,可谢启光却从不给他们开启“方便之门”,也从不利用自己的位置谋取私利。
  一些人为解决实际问题,常常有求于他,只要合情合理他尽力而为。但要给他送礼,他却不高兴,总是再三拒绝。一次,某单位精简机构,锐减班子成员,一位副职风闻自己上了“下岗”名单,正逢党委酝酿之际便于晚上来到谢启光家里,说明来意后,将一个暗藏有500元钱的红包放在桌上就走了,等谢书记起身追时已不见了人影。第二天,谢启光叫纪委的同志当面将钱还给了那个干部,并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
  1995年6月5日,谢启光在查办一起经济案件时,惨遭涉嫌经济犯罪的邹某枪杀,为党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四二○”也鞭策着纪检监察干部严肃查处违法违纪分子。
  1993年9月,群众反映区火星房地产开发公司原经理邓金科擅自动用1100万元到广东惠州炒房地产造成巨大损失的问题。区委决定由区纪委牵头查办这个案子。邓金科的问题大多发生在惠州,涉案人物红道、黑道上的都有,弄不好,反而会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问题和威胁没有吓倒纪委的办案人员。他们在广东跋山涉水,费尽周折,终于找到邓金科在惠州的合伙人王某。经斗智斗勇的一番较量之后,王某不得不老实交代他与邓金科合伙炒地皮的事实,为最终突破邓金科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随后,他们又顺藤摸瓜,沿着邓的非法收入继续展开调查。在惠州的日日夜夜,调查组克服了无数困难,行程数千里,谈话34人次,取证20多份,终于查出了邓金科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动用1100万元公款到广东惠州炒房地产,使国家和集体损失1000余万元的问题,以及他侵吞、侵占、受贿达136万元的犯罪事实。邓金科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二○”又如一串温馨的音符,感化那些受过处分的党员干部。
  某乡长因经济问题撤了职,开除了党籍,心情沉重,“最怕见纪委的人”常挂在嘴边。而纪委的同志觉得,像他这样的人,如果因一次错误让他消沉下去,那是纪委的失职。区纪委同志一次又一次接近他,一回又一回地耐心帮教。他终于丢掉了包袱,回村办起饲料厂。经过他的不懈努力,饲料厂每年盈利50多万元,为本村的残疾人提供了一条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他说,受处分后我特别消沉,最怕见纪委的人。后来,纪委的同志到我这里来多了,真心实意帮助我,为我办厂出了不少主意,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我才对纪委有了新的认识。无视党纪,犯错误害人又害己,跌倒了只要勇于爬起来悔过自新,党和人民仍然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