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一对老年夫妇的追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7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朴素人生

  一对老年夫妇的追求
  本报记者 何雅萍 刘莉荔
  朱华诚是空军南昌干休所的离休干部,1922年出生在山东沂南一个贫苦家庭。1942年参加八路军,1943年在转战途中结识了16岁参加革命的王金兰,共同的命运和理想,使他们走到了一起。1946年两人喜结良缘。从此,他俩在人生的旅途中互勉互励,在家里是夫妻,在部队是战友,在党内是同志。
  1954年王金兰转业到地方后,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三八”红旗手、模范军人军属。60年代,国家处于困难时期,部队对干部家属就业安排有困难,王金兰以一位老战士、老党员的觉悟,主动忍痛去职,将工作机会让给他人,成了一名家庭妇女。当记者问她对当初的抉择是否后悔时,她说:“只要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他人,我做一点牺牲是值得的。”几十年来,为支持丈夫的工作,她独自一人承担了家庭的全部重担。教育子女,体贴丈夫,无微不至。谈起朱老对她的照顾,王金兰激动不已。她说:“我身体一直不好,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白内障,每次去市里看病,他都要亲自陪着,仔细了解病情,帮助医生控制我的病情。”夫妻间心心相印、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使两颗心贴得紧紧的。
  1976年10月,朱老离休。老两口没有闲在家里享清福,而是继续为社会做奉献,为希望工程和扶贫帮困献爱心。为了更好地教育青少年,朱老拖着伤残的身体常年奔波于部队、厂矿和学校。20多年来,朱老为部队新战士和干部培训班学员上传统教育课36次,为青年和中小学生讲课近百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使110多名顽童“枯苗”返青。朱老对自己的生活总是精打细算,可为中小学校购书每年要花上千元。近3年来为希望工程、扶贫救灾捐款达8000多元,救助失学儿童数名。当记者问朱老,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许多人都在向“钱”看,你为什么却要拿出自己的钱去帮助别人,朱老说:“我和老伴都是旧社会的苦孩子,没上过学,是党领我们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们已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为人民做点事,是我们作为一名老党员和老同志不可推脱的责任。”
  朱老深感教育青少年的重要,主动到南昌县一所小学做了校外辅导员,后又受聘到中学做一名校外辅导员。为了让孩子们多看书,看好书,他又拿出残疾金用来购买书籍和文体器材,这一行动得到老伴的理解和支持。除此之外,两位老人还热心救助孤儿。富山乡中学初一学生喻招弟8岁时父母去世,成了一名孤儿。他们得知后,不仅为小招弟承担了一切学习费用,还驱车几十公里赶往她家。当朱华诚夫妇看到小招弟一人孤零零住在一间透风漏雨的房子里,朱华诚这位在战场多次负伤未曾掉过一滴眼泪的老八路落下热泪,他哽咽着对小招弟说:“孩子,今后我们的家就是你的家,只要爷爷奶奶还在,就会尽力照顾你。我们对你唯一的希望就是你要在学校里好好学习,长大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从那以后,每到逢年过节,老人总要把她接到家里住上几天。在两位老人的帮助下,小招弟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保持中上水平。在他们救助的几名失学儿童里,现在有的已毕业深造,有的正在校园内刻苦学习,朱华诚夫妇以自己朴实的言行深深感动和影响着这些幼小的心灵。
  20多年来,朱华诚夫妇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受到了当地政府和部队的表彰,赢得了周围群众的尊敬,并多次被评为军队先进离休干部,全省少先队热心支持者,省、市、县三级精神文明家庭和银婚、金婚代表。面对这些荣誉,他们说:“人世间最宝贵的不是金钱,不是物质享受,而是爱心。”两位老人就是这样,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奉献着。在追忆的消逝了的岁月里,他们虽然缺少财物上的富足,却拥有内心的充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