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阅读
  • 0回复

虎年,西柏坡的春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6
第12版(副刊)
专栏:

  虎年,西柏坡的春天
  杨润身
  5月26日,是党中央移驻西柏坡五十周年。3月中旬,我再次投入可爱的故乡——西柏坡的怀抱。从乡所在地的程家峪村到西柏坡,从三万多亩大的森林公园到宏伟壮丽的纪念馆,处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令人心血沸腾。
  纪念馆洁净如洗,装饰一新,展容做了充实。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故居的院内,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的门前,杏树、海棠、梨树、国槐、侧柏、椿树……早已放红、透粉、绽白、吐绿了。一对对蓝靛围绿跳跃,一双双红靛绕红歌唱。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在老一辈革命家塑像前左左右右地拍照;年轻的诗人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内尽情地作诗;白发的画家在毛主席故居中入神地绘画;一个个佩戴着红领巾的男娃、女娃们默默地向诗人、画家们致意。
  西柏坡村里,无私、勤朴、坚强的父老乡亲们,大多告别了土房老屋,搬进舒心适意的新居。门前柏油路平平展展,院内果树放绿吐红,鸟音婉转悠扬。乡亲们一张张质朴的笑脸都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和满心的感激。
  1996年8月,这里骤降罕见暴雨,山洪肆虐,房倒屋塌,沙土流失,巨石滑坡,树木卷走,公路一处处破裂,桥梁一座座断折,水库储洪很快突破安全线。为保京津,为保铁路,为保油田,为保省城,乡亲们忍痛让来之不易的房院进了水,让苦苦营造的梯田被淹没。洪灾顿时点燃了全国人民心灵之火,人们飞速向纪念馆,向平山县人民,向西柏坡及全乡的父老乡亲投来满腔真情:一车车米,一车车面,一车车被,一笔笔款……风雨无阻地纷纷运送来了。首都海淀区的干部、教师、工人、企业家,慷慨地为西柏坡乡受损的职业中学投资三十多万元;朝阳区区长李凤岭率先表态,包建西柏坡塌落的小学校教室及教师宿舍。河北省离休老干部阎懋患了癌症,手术后刚刚出院即奔赴西柏坡,将他一生的存款一万五千元全部捐献给西柏坡父老乡亲……
  为修建岗南水库做出巨大牺牲的西柏坡及全乡的父老乡亲,再次做出了牺牲。暴雨还未停息,山洪还在肆虐,乡党委书记韩二秃、乡长邵华就带领全乡干部,一周三日地登路、爬山了。娃娃不肯少落一滴汗,老人也不肯少出一把力。纪念馆的干部职工夜以继日地参与修复工程。南庄村年逾古稀的王保顺、王胜太、王清茂,在革命战争中几乎献出自己的生命,王保顺老人仅有一只胳膊,但他们也要出把力。干部们劝王保顺老人保重身体,王保顺老人急了,说:“我要不出把力,对得起首都父老和全国兄弟姐妹对平山、对西柏坡的关怀吗!”
  不满一个月,纪念馆的修复工程竣工。仅仅一百天,三十四公里长的西柏坡公路上的断桥都被修复,塌方都被填好,还建了一面面护坡墙,铺上厚厚一层沥青,补栽了许多树木花草。路面坚实平展,路旁各种树木错落有致,四季见绿,三季开花,令人心旷神怡。
  仅仅一冬一春,全乡被洪水吞没的土地全部修复。
  不到两年时间,建于荒山秃岭上的三万多亩的森林公园已初具规模:一道道坚实、美观的护墙托起一块块栽满果树的梯田;一条条玉带般的引水渠披挂于层层叠叠的山间;望不到边的甜柿、核桃、板栗、李子、杏梅株株嫩绿,棵棵鲜活;丹凤朝阳、桃花飞雪、青山贯雪、贵妃醉酒、青龙卧墨池等百多种两万余株牡丹,都绽开了春蕾。参观游览者无不赞佩、惊叹!
  山村,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愉悦。走遍围绕着西柏坡纪念馆的十六个山村,听不到粗言秽语,听不到丢失东西的唉声叹息,见不到一家人吵架怄气,看到的是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感受到的是真诚热情。通家口村古稀老人齐秀兰的儿子遇翻船丧命,儿媳改嫁,留下一个年幼的孙女难以度日。于是,邻里们全成了齐秀兰的儿女,使齐秀兰的孙女照常读书,让她老人家宽心地安度晚年。西柏坡村一年级小学生阎会强、王二刚在水库里溜冰,不慎先后落入冰洞,没等其家长招呼救人,刘力辉、阎东霞、阎明明、阎长明等小伙子就豁命在冰下将阎会强、王二刚救出。新疆维吾尔族一老人参观完纪念馆和故居后,因身体不适住进农户,受到亲人般的热情关照。老人临走时,一再向房东表示感谢并激动地说:“西柏坡,和我的故乡一样亲切美好!”
  虎年,西柏坡的春天令人心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