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勇于挑战——写在北京大学登山队庆功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5-29
第8版(体育)
专栏:体坛絮语

  勇于挑战
  ——写在北京大学登山队庆功之际
  许立群
  “北京大学登山队勇于挑战自我、挑战环境的精神正是北大精神的突出体现。”5月27日,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任彦申在北京大学登山队的庆功会上如此评价,他还希望“登山队的精神能鼓励所有的北大人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
  今年3月20日,北京大学登山队从北京出发,远征位于中尼边境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三名队员于4月21日13时15分成功地登上了海拔8021米的顶峰,实现了中国业余登山选手攀登8000米以上高峰零的突破。
  在人们的感觉中,登山者不仅要有超人的胆量,还要有出众的身体素质,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似乎都不是身处校园的文弱书生特别具备的优势。然而北京大学登山队自1989年成立至今的9年间7次成功地登上了海拔在6000米至7000米的高峰,且从未发生过较大的伤害事故,他们身上究竟蕴含着怎样神奇的力量?
  尊重科学、按规律办事是北大登山队最显著的气质。原本,人类与自然的对话就是以人们对自然的认知为基础的,这也正是崇尚科学的莘莘学子最骄人的资本。登山队为攀登卓奥友峰所作的一切准备,从勘查线路、收集气象资料到种种物质准备等每一个细节,都闪烁着北大学子认真、求实的作风。卓奥友峰是他们课堂外的一道习题,登山的历程如同严谨的论证过程。登山队没有将登顶日期拘泥在5月4日北大校庆这一天以求轰动效应。队员们深知,雪山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不随人的意愿而改变,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北大校友、中国登山界前辈王凤桐先生感触最深的是,北大这些非专业的登山队员已经取得了令专业选手都羡慕的成绩,“北大学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实际上北大登山队也为中国登山运动更进一步深入普及,争取更长足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和成功的范例。从这个意义讲,北大登山队积累的丰富经验也不仅仅属于北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