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我绝不会再走回头路了!”——记老农民郑秀福三次入社的经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11-26
第2版()
专栏:

“我绝不会再走回头路了!”
——记老农民郑秀福三次入社的经过
新华社记者 汪钦
入秋以来,黑龙江省郭后旗芳春村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不断有人要求入社,社员们都以十分热烈的心情欢迎了他们。但老农民郑秀福要求入社时,社员们却还一再问他:“这回是不是下了决心呢?”
原来郑秀福已经两次入社又出社,如今是第三次要求入社了。郑秀福三番两次入社、出社的经历,是党的农业合作化方针胜利的又一证明。
去年春天,芳春村胜利屯开始酝酿建立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时候,老农民郑秀福像这个屯多数农民一样,为了是否入社问题,经过了好几个夜晚的深思苦想。解放前,他是一个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的贫农,给地主扛了十多来年的大活,土地改革以后,他分得了一匹马,一垧(每垧十五市亩)七亩地。解放后几年来的经历,使他体验到应该相信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话。但是当他一想到,那盼了半辈子才到手不多年的土地和那匹“后背胖得像面板”似的大青马要加入社的时候,就动摇了。“土地归公,我也能豁上,可是这匹马怎能不姓我的姓呢?”后来,因为马入社采取吃租的办法,他才决定“入社干一年看看”。
郑秀福入社后的头两个月,生产劲头很足,加上他是一把好庄稼手,不久就被选为生产队长。可是有一件事,使他初入社时的积极性很快就低落而消失了。事情是这样:这年六月松花江水漫过了堤,社内十六七垧好地被水淹了,他自己入社的那一垧七亩地的庄稼,不仅没被水淹,而且长得格外茁壮;特别是当他发现自己那匹大马已经怀了驹以后,很后悔不该入社。他担心社员们使累了他的马,担心饲养员喂不好它,他就在这些担心之下,找些借口退了社。
他退出社以后,一方面为自己这一年可独得好收成和保得马驹而高兴,另一方面也感到不走新道路不大好看。这时,中共芳春村支部对他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帮他算了细账,社员们也来劝说,他又把马牵回社里来了。但由于没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回社不久他又退出了社。
郑秀福出社后为了和社较量谁高谁低,和他的老婆不分日夜地精心侍弄自己的庄稼,还挤时间帮人家铲地锄草。但是接连而来的意外灾害,却使他的个人打算完全破灭了。在他的玉米遭了虫灾之后不久,他那匹初生的小马驹就因受凉死掉了,大马也得了病。这年秋天,社内每个劳动力分粮食九石(每石四百五十斤左右)多,而他和他老婆两个人,才收了五石粮食,连吃的都不够。
郑秀福没有从这一年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他固执地认为这一年的失败,主要是因为自己的“时运不好”,所以他又下决心,决定自己再干一年看看。他为了克服这年歉收所造成的困难,入冬就和他的邻居王世福插车出外拉脚。准备过年用的肥猪也不杀了。他用卖猪和拉脚的收入,押进了两垧来地。合作社开始播种,他也马上动犁;合作社开铲了,他又马上领着老婆下地。为了侍弄好庄稼,甚至在他不满八岁的大女儿因出疹子而成天昏迷不醒时,他仍忍痛带着老婆下地锄草。郑秀福就这样拚命地劳动了一年,今年收成虽强了些,但比起合作社来还要少收五六石粮食。合作社因为统一经营,统一使用劳动力,样样庄稼都侍弄的应时、细致,采用刨眼法播种的玉米地,每垧都比常年增产三四石。
郑秀福在对比了这两年来的艰难经历之后,激动地说:“我为了个人利益,跳出了社。我想独个增产,因为人单力薄,结果减产了;我想保住马驹,马驹死掉了。今年好些,可是哪能比上合作社。我对不起合作社:我就是这样,合作社还照常关心我。夏天,我畜力不足趟不上地,到处雇不到牛犋,合作社自动出犁来给我趟上了地。我对不起我的女儿:我要在社里,她病的那么重,社员们谁能让我把她独个扔在家,要碗水都没有人给递。我的良心,我的老婆和孩子,都不答应我再走回头路了。我一定顺着党指给的大道走进社会(按指社会主义社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