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又见三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5
第9版(大地周刊)
专栏:

  又见三毛
  本报记者 刘琼
  怀旧是一曲永恒的情歌。日前,当我在中国美术馆“张乐平画展”上,真真切切地看到《三毛流浪记》、《三毛翻身记》真迹及一百六十一幅包括漫画、剪纸、速写、素描、年画、国画在内的原作和八十多种版本的画册时,沉睡的记忆猛地一下子被激活了。
  1936年春夏之交,一个大脑袋、蒜头鼻子、头顶三根毛的中国小男孩在漫画家张乐平的笔下诞生。六十多个春秋过去了,这个天真善良、热情机智、大号“三毛”的男孩始终活在我、我的父辈、我的祖辈几代人的记忆里。
  穿过光阴的隧道,站在我面前的三毛依旧“丰神秀骨”,不减当年。不著一言,四小幅画面,尽现市民阶层的悲欢离合。我虽不通漫画理论,但要言不繁的效果线、清秀的笔姿和动人的情趣,足以让我再一次体味到“伟大的单纯”的旨意。
  时间是试金石。“三毛之父”虽于1992年撒手人寰,小小三毛却“永垂不朽”。《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境内境外出版界的“宠物”不说,就连以三毛为原型、后人新作的《三毛大世界》,经上海三毛形象发展有限公司出版后,不到半年,50万册书已售罄。三毛的故事甚至被中国唱片总公司制成音像产品加以传扬。画展赏心悦目,厚重而不掺水分。川流不息的观众就是充分的佐证。只可惜,观者皆为成人。少年儿童本该是三毛最忠实的朋友,是谁,把他们忽视在画展之外?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