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戏剧也要走进市场——“戏剧与市场经济”研讨会略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5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戏剧也要走进市场
  ——“戏剧与市场经济”研讨会略记
  刘玉琴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戏剧是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这已无可争议。但戏剧有观赏对象,命运成败一半以上掌握在观众这个“上帝”手里。从戏剧为适应市民的需要而产生,到艺人们走乡串户送戏上门以至到今天的舞台演出,戏剧基本上以商品的形式进入了市场的交换和流通。所以作为精神产品的戏剧既是商品又有其特殊属性,是一种特殊商品。
  既是商品,戏剧就应走进市场。可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戏剧团体大量转入全民所有制,经济上躺在国家财政包干的保险箱里,加上当时艺术传媒稀少,戏剧一度无限风光,所以几十年间,戏剧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并没有真正走进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多种文化娱乐方式的兴起,戏剧的地位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于是从观念的转换到体制的改革,近年来人们热切关注着戏剧与市场经济的规律问题。
  最近,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艺术研究院、珠海市文化局联合举办了“戏剧与市场经济”研讨会,中国的戏剧界人士共同探讨戏剧如何走进市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
  戏剧要走进市场,关键在于赢得观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靠质量品牌取胜,戏剧市场也要靠精品来吸引消费群体。精品是一个非常主动的商品行为和结果,其意义不光在于销售,而是它能战略性地占据市场和指导相当一个时期的消费趋势。戏剧市场只有演出精品,才有可能将许许多多情趣不同的观众聚拢来,自愿掏出口袋里的钱,并且感到物有所值,下次还认定你。当然,有人着重指出,这里所说的精品不是指单纯为了评奖或只有少数专家领导认可的作品,它必须是符合市场需要,观众看了满足,思想性、艺术性均属上乘的作品。
  戏剧要赢得观众,还必须注重通俗化。戏剧历来是通俗的艺术,是场上文学而非案头文学,它是供读书人和不读书人同时看的,必须老少咸宜,通俗易懂。观众走进剧场,目的是为了看“戏”,有“戏”看、“戏”好看才是第一位的,因此戏剧的通俗性主要应体现在情节的曲折和强烈的戏剧效果上。上海京剧院的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之所以让观众看了一本,又着魔似地争看二本、三本,就缘于其矛盾冲突尖锐、情节曲折、险象环生、悬念迭起,所以观众入迷。通俗化还包括戏剧的平民化,即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命运,写平常人,展示普通人的心态。在贴近生活、贴近观众的同时,着重表现出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娱乐性特色。观众走进剧场不是去听报告,听演讲,而是为了娱乐,娱乐性是通俗艺术的主要特点。
  不过,戏剧既然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那就决定了观众既是这种精神产品的消费者,又是受教育者,所以戏剧应通俗却决不能媚俗。戏剧的生产者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考虑社会效益,寓教于乐、雅俗共赏者为上品。
  戏剧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戏剧步入市场的良性循环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在现阶段,戏剧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政府还应根据文化市场的需要对走向市场的一些艺术团体予以扶持,以保证它们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还应像保护珍稀动植物那样保护某些戏剧种类,使其不致湮没,这也是当今世界的普遍做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