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为素质教育呕心沥血——记天津岳阳道小学王希平校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6
第7版(巾帼园)
专栏:巾帼风采

  为素质教育呕心沥血
  ——记天津岳阳道小学王希平校长
  本报记者 肖荻
  在小学教育园地辛勤耕耘过40多年、荣获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天津市岳阳道小学校长王希平,19年来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怎样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形成一种合力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素质。
  她早就感到,多年应试教育给孩子们带来沉重的压力和偏斜,而学校与家庭在教育孩子上的脱节又常常出现6+1=0的失落。为此,她10多年来就摸索并组成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委员会,来为孩子们开辟一个“使知识活化”的广阔空间。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这里的小学生曾听过吉鸿昌烈士的女儿讲抗日故事,到水利工地、郊区农田、消防大队……去看战士、工人、农民的辛勤劳动。19年来200多位专家、学者、英雄模范和居民代表的兼课和几十处实践基地的熏陶,大大拓展了学生们的眼界和心胸。
  王希平更注意引导教师们在备课中挖掘可以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因素,把教学过程情节化、形象化,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课堂教学成为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记者在一堂英语教学中看到井鸿雁老师利用教具创设出一个乘车让座给病人的生动情境,把教学过程串成一个活泼有趣的小短剧,使学生们在不同角色的动、说、听、做、玩中,既学会了新课程又培养了好习惯。学校在平时依靠社会各方制作了许多投影片、录音带、电脑软件,既改变了枯燥沉闷的教学气氛,又增长了学生自学、自治、自理的能力。
  在国家明确地提出向素质教育转轨以来,家长们发现,这个学校已明显减少了学生的家庭作业,同时在学生评语中取消了那千篇一律的套话,而增强了针对性的评说,使学生们每个闪光点都受到爱抚。几年来,这个小学涌现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国好少年”18人;有237人在全国书法、绘画、数学等比赛中获奖。但王希平谈起来更引为自豪的是学生李英伟冰窖救儿童、赵淼主动扑灭火灾等英勇行为,和老师在深化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赤诚和痴迷。她更感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者曹火星为这里谱写校歌、香港邵一夫先生为这里捐资建楼。她谈起依靠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来推进教育改革的新打算兴致勃勃,浮想联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