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长城两边是故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6
第8版(副刊)
专栏:

  长城两边是故乡
  余杰
  “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一曲《长城长》唱遍了全中国,也唱动了我这位曾是“长城”一块砖的转业军人的心。
  1984年,当我参军离别中原故土远赴西南边陲的时候,我才知道故乡是一个巨大的磁场。任你相距千里万里,始终迈不出她对你的牵挂,你对她的依恋。对故乡的爱不也是对祖国的爱吗?因为我是故乡放飞的一只鸽子,纵然飞向天涯海角,依然在祖国的怀抱里。那雄奇险峻的三峡、咆哮汹涌的长江、宽广富饶的江汉平原、流金淌银的汉江之滨,还有“山不高兮秀丽,水不深兮清洌,地不高兮坦然,林不深兮茂密”的古隆中,不更能让人萌发许多对祖国的热爱吗?
  “胡马依北风,越乌巢南枝”。在祖国山水哺育下的人,不能不热爱故乡,热爱自己的祖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十几岁就辞亲远游,但他常常“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真诚实在令人感动。记得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把“雄伟的峨眉、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以及“秀甲天下的桂林”等可以傲睨一世的山水,看成祖国母亲的天姿玉质的组成部分。正是基于这种爱,他在敌人面前才坚贞不屈为她献身。
  现今笔者从事着记者工作。记者的职责又使我想到了出奇文,须激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能为千古文章者,无一不是极为爱国、关心世事、敢为天下抒忧愤的。屈原爱国之心,至死不渝。国破之日,投江以殉,其壮举与离骚相辉映,其死之日遂成人们每年祭祀他的端午节了。在祖籍是襄阳的诗圣杜甫的眼里,祖国一草一木,无不可爱;一时一事,俱系其心,故其诗又被誉为“诗史”。文章与爱国的关系,杜公是最有体会了,因此他石破天惊地吟出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佳句来。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故有《岳阳楼记》传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句,充分表达了他的爱国爱民思想。一曲《满江红》,道尽忧国心。岳飞之后,每遇国难,天下健儿总唱《满江红》,以激奋杀敌报国之心,可见岳飞和《满江红》影响之大。有人说,只有岳飞这种“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才能写出如此激动人心的《满江红》来。因此,笔者便从浙江书法家沙孟海老先生在杭州西湖岳飞墓前所写的那副发人深省的“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对联中,坚定了为文必须“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信念,继而在纷繁的商潮里才能端淳风尚,正必压邪。
  在祖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活过我的祖祖辈辈。因此,与其说是母亲生养了我,不如说是土地——祖国哺育了我。爱自己的父母,是天然的感情,爱自己的祖国,也是感情的天然。懂得历史上一切爱国志士对祖国的赤子之情为什么像大地那样深厚和质朴,就是因为祖国美,就是因为祖国和我们血肉相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