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给流动儿童一张稳定的课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4
第11版(教育)
专栏:

  在北京,有不少随打工父母而来的孩子。这是一个在求学路上处于夹缝中生存的儿童群落。他们因交不起高昂的寄读费而在条件简陋的私立学校就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类私立学校多数举步维艰,风雨飘摇。教育部门领导、办学者、“外来童”和家长们不约而同地期盼——
  给流动儿童一张稳定的课桌
  陈冀
  初夏,涌入京城的120多万打工族的茫茫人潮,终于融入偌大的都市,渐渐平息了。当众多打工者刚刚落脚定位后,又立即在为孩子的启蒙就学奔波。笔者几经辗转,终于采访到一些“外来童”们的就学情况。
  一群渴求知识的“外来童”
  北京清河后八家村,低矮的红墙圈着几排破旧的农舍,要不是院中随风飘出一阵稚嫩的歌声,怎么也想不到这就是颇费周折要找的私立学校。不足500平方米的院落里,挤着“八家村私立小学”、“普语私小”等4所学校,319个渴求知识的外来童,在这里开始人生的启蒙。
  黑黢黢的教室,每间只有12平方米,虽有电灯却因“经费紧张”不能开启。有的班级用砖头、木板搭成的“课桌椅”,从后墙根一排排直逼到黑板前。土坯墙挡不住相邻教室教师讲课的声音。有的教室则用一堵土墙一分为二,进行复式教学。过道和院外堆满砂石的土路是唯一的活动场地。因为孩子多,4所学校只得协商着错开下课时间。
  4所私立学校的教师,除从内蒙古阿里河林校来的退休教师王玉霞等三姐妹称得上曾是“正规军”外,从河南来的李彬、黄士福等几位民办教师自谦为“游击队”,其他几位只有初中文化的教师则声称自己连“土八路”也算不上。具有教师上岗证的更寥若晨星。
  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全由学校自个儿定,买到什么就用什么,五年制六年制都成。不过,规模办得大一点的私立学校,也有还算正规的一套教务管理,开有电脑、英语课等。
  私立学校一般是外来人员自筹资金办起来的,条件虽很简陋,但以每学期300元左右的低廉收费令带孩子的打工族趋之若鹜,这倒也解决了众多外来童的就学难题。每天下午快放学时,海淀区五孔桥“打工子弟小学”门口,都聚集了大群赶来接孩子的打工者。一位来自河北的刘姓家长告诉笔者:“家住玉泉路,虽然每天得花3个多小时接送孩子,但为了孩子的前途,加上这里上学花钱少,也值了。不能再让孩子没文化。”
  处境艰难的私立学校与学额富余的公办学校
  河南固始县人黄士福说,自己在家就是民办教师。来京不到两个月,单枪匹马在八家村租了两间农舍,架块黑板就办起了私立小学,以每学期不到300元的收费,也网罗了23名外来童。这样的办学条件,他自知不可能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所以也没想到要申办许可证。
  原来建在菜地里,只有5间棚户、9个学生的“打工子弟学校”已是今非昔比:4000平方米的校舍,4个篮球场大小的操场,中间高高耸立着的旗杆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24位聘来的教职工,506名操着各种方言的外来童学生。应该说这在同类学校中已颇具规模,然而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办学标准相比,仍然差得太远。易本耀校长告诉笔者:学校4年前建于五棵松,因条件太差未获批准,只得先后南移沙窝,北迁章化,最后落脚五孔桥。学校的牌子斜靠在办公室的墙角里,落满了灰尘。他忧心忡忡地说:“一直未能获得正式注册,学校就没合法地位,学生的课桌也就不稳。听说上面颁发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心里稍感有了希望。不过,政策放宽到什么程度,没看到文件,仍然没底。”
  北京市究竟有多少家这样的学校,谁也说不清楚。张宝贵校长告诉笔者,听说各个区都有,能说出确切地址的就有十几家。但这些私立学校几乎无一例外地处境艰难:没有资金,学校硬件难达标准;学校条件简陋待遇低,有资格的教师绝少愿来这些学校教书,师资难达标准;收费低廉加上财务无人监督,学校难以积累发展。结果是未获批准的私立学校只得东奔西逃,难有定所。
  那么实力雄厚的公办学校,在解决外来童就学问题上又有何作为呢?笔者在一些公办学校看到,不多的操外地口音的外来童与本地学生一起游戏。他们因父母向学校交纳了每学期3000多元教育资源补偿费,成为众多外来童中的幸运儿。
  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市因出生率下降,全市公办学校每年有富余学额约1万个左右。按理,这可缓解外来童的就学问题。但事实是公办学校的富余学额并非都为外来童所占。这实际上造成了私立学校条件简陋但求学者众,公办学校条件优越富余学额却空闲的尴尬。
  在回答笔者提出的为什么不就近选择一家公办学校借读的问题时,河北刘姓打工者说,附近公办学校每学期除了学杂费外,还要交400多元借读费,2000多元赞助费,总计得花3000多元,这位卖小百货的外来户无力承受。看来每学期3000多元,小学六年约4—5万元的收费,使众多外来儿童的家长送孩子就学时在公办学校门前却步了。
  然而公办学校也有公办学校的难处。按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基础教育由县、乡负责。这就明确规定了适龄儿童少年应在出生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所需教育经费由当地政府负责筹措。当外来童随父母流动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将出生地应对其投入的教育经费带到流入地。而在外来童流入地,当地政府既无义务也不可能承担因外来童就读而须大笔投入的教育经费。丰台区去年的5.5亿财政经费,投入教育的就达2亿,若要完全解决流入该区的近8000名外来童的就学再增拨教育经费,那区里就别想干点别的事了。再说,区里若真投入巨资为外来童办学,待条件齐备了,外来童又流动到另外的地方,这岂不造成极大的教育投资浪费吗?如此看来,公办学校收取教育资源补偿费似乎也是情理中事。
  各方协调给外来童一张稳定的课桌
  今年3月,教育部、公安部联合颁发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明确要求流入地人民政府为流动儿童少年就学创造条件,通过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和举办专门的民办学校或附属班组,保障他们能受到一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对所涉及的户籍登记、费用交纳、就学形式等问题,各地政府要协调各有关部门统筹解决。流动人口本来就是市场经济大潮涌动的产物,流动人口子女易地就学问题和私立学校现象等等,都是流动人口的衍生物,关键在于如何规范和管理。
  应该正视这样的事实,大多数私立学校因无大企业大集团的支持,确实不可能达到办学标准。但学费收入如何开支,是否合理,无从知晓,也确是个问题。其中以营利为目的办学的肯定也有,造成私立学校办学良莠不齐。对此,有的区教委是简单取缔,有的则采取视而不见、放任自流的态度。张宝贵校长不无辛酸地讲道:“学校办起四五年间,四易校址。就像一个没人疼爱的野孩子,渴望有一个妈来管理它、监督它。”这样的“孩子”何时能有个家,该不该有个“妈”呢?
  丰台区教委周源森副主任感慨万千地告诉笔者,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不是一个地区教育部门能够解决的,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只有在政府重视支持、统筹安排下,教育部门认真主办,公安、物价、工商、计划生育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才能使这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总之,孩子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的,给流动儿童少年一张稳定的课桌,是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压题照片:李明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