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扑朔迷离的“巨头”之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8
第8版(体育)
专栏:

  扑朔迷离的“巨头”之争
  本报记者 陈昭
  在国际足联漫长的94年历史上,只产生了7位主席。阿维兰热作为任职最久(24年)的第七任主席,再过几十个小时,就要把他手中的权杖交给新的继任者。国际足联主席一职的角逐也进入了白热化和短兵相接的阶段。
  在北京前往巴黎的班机上,我们巧遇前往巴黎参加国际足联代表大会并投票选举国际足联主席的中国足协的两位副主席王俊生和张吉龙。他们认为,约翰松和布拉特势均力敌,鹿死谁手,要到最后一刻才可见分晓。张吉龙说,约翰松本来十拿九稳,没想到最后一刻杀出布拉特来,让他措手不及。布拉特宣布参加竞选之后,欧洲一些国家足协纷纷倒戈,转而支持布氏。约翰松尽管竞选经费充足,实力雄厚,但相对来讲,反馈的各方信息也比较庞杂。而布拉特虽然单枪匹马,但能作出迅速判断,以调整自己竞选战略,另外,布拉特的平民作风也易于博得人们的同情和好感。
  此次投票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足协代表参加,如第一轮两人均无法达到2/3的法定票数,那就要进行第二轮投票。第二轮以得票高低最后决定谁能当选。
  张吉龙说,两个人现在都宣称已获得了100多位代表的支持,各个国家足协的代表心理也很复杂。有的人事先一直宣布支持某人,最后一刻又变卦,这种事情也是屡见不鲜的。
  至于中国足协投谁一票,王俊生、张吉龙都笑而不答,他们说,尽管中国足球水平还不高,但国际足联已经越来越看到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潜力,因此约翰松、布拉特相继访华,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无论谁当选,我们首要是把中国足球搞上去,这样我们在国际足坛才有充分的发言权。
  巴黎6月8日下午,新一代的国际足联领导人将诞生,他将肩负着把这项“世界第一运动”领入下个世纪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人们在期待着。
  (本报巴黎6月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