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住宅未动 学校先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8
第11版(经济生活)
专栏:

  住宅未动 学校先行
  本报记者 朱剑红
  在北京大兴县有个“不盖住宅先盖学校”的住宅小区——兴涛小区。记者在这里看到,小区的住宅楼还未升出地平线,一座可容纳1700名学生的兴涛学校已率先在这里建成。这所学校配备了最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由北京两所名牌中小学组建师资队伍,虽然开学仅半年,已在招生、教学方面取得骄人成绩。
  据兴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程小涛介绍,“学区”这一概念来自美国,在那里,学区是一个单一的机构,由当地居民选举教育委员会,制订教学大纲、课程以及从事各项教育,并筹集部分教育经费。
  兴涛公司借用这个概念,是希望在房地产开发中走出一条物业和文化同步建设的新路。“兴涛学区”主要有这样几个内容:一是营造“社区中的学校和学校所处的社区”的布局,兴涛学校及相关配套设施占了整个小区1/5的面积,并成为小区的标志性建筑;二是小区和学校相互共享物质资源,学校的文化设施对小区居民开放,小区的娱乐及公建设施也对学校开放,从而在学生和居民之间形成一个共同的物质和文化活动空间;三是精神和文化资源的相互影响与行为互补,学校以其文明优雅的行为方式来影响居民,居民则以自己的专业才干和素养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
  兴涛学区的试验,实际上是一次“既造房子,又造生活方式”的房地产开发试验。程小涛坚信,社区文化含量越高,物业回报价值越大。
  有人说,谁掌握了房地产背后的文化底蕴,谁就掌握了未来房地产竞争的主动权。那么,什么是房地产的文化底蕴呢?兴涛学区的试验给了一个新的答案。
  (左上图为兴涛学校的学生在校园内跑步。钱厚琦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