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阅读
  • 0回复

论雷厉风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9
第1版(要闻)
专栏:

  论雷厉风行
  本报评论员
  雷厉风行,是领导干部的一种精神状态。雷厉风行的对立面就是疲疲沓沓、拖拖拉拉。因此,振奋精神、转变作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雷厉风行。一是严如雷霆,二是快如迅风。对于已经确定的大政方针、既定目标、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必须是坚决迅速,不折不扣,有声有色,确有成效。
  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刻,大事多,难事多,急事多,而且是一环扣一环,每一环都关系全局,影响上下左右。一处受阻,处处受牵连;一步难行,步步走不动。不管是国企改革、机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还是其他改革,特别是当前的国企下岗工人再就业,都关系到眼前和长远的发展,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坚决果断,不能粘粘糊糊,慢慢悠悠。事实证明,凡是雷厉风行的地方和部门,就能打开局面,一步先行,步步主动;凡是疲疲沓沓、拖拖拉拉的地方和部门,总是愈拖愈慢,愈拖愈懒,直至拖垮。
  不能雷厉风行的原因是,对于建设和改革面临的任务和困难缺乏认识,责任心不强,紧迫感不够;有的高高在上,缺乏务实之心;有的照抄照转,缺乏调查研究,习惯于依葫芦画瓢;有的对事业缺少信心,对个人缺少自信,精神萎靡,无意进取;有的私心严重,功夫下在讲话、表态、造声势上,就是不去抓落实;还有的热衷于应酬,心思根本不用在正事上。总之,缺乏一种昂扬向上、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
  雷厉风行首先是个觉悟问题。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一门心思为自己,就会对工作缺少热情,对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呼声就会充耳不闻。能否雷厉风行也反映领导者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反应迟钝,该决策的不能及时决策,该出手的缺少有力措施,就不可能打开局面。因此,雷厉风行是一种素质,一种风采和风气。如能蔚然成风,我们的精神状态就会有大的改变。
  围绕贯彻十五大精神,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对建设和改革各方面的工作作出部署并且抓得很紧。我们明显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新风,这就是严厉果断,干脆利落。愿这样一种工作作风蔚成时尚,把我们的各项工作搞得更有活力,更有成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