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山西打响环保攻坚战 环保列入干部政绩考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山西打响环保攻坚战
  环保列入干部政绩考核
  本报太原6月8日电 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打响跨世纪环境保护攻坚战。他们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战略重点,认真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执法监督,力争在5年内使山西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的局面得到改观。
  山西工业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等重工业为主,且多属粗放型的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形成资源开发型的高能耗、重污染工业结构,工业设备普遍老化,生产工艺大多落后,污染物排放强度相当大。特别是依托资源优势而发展的乡镇企业,小炼焦、小炼铁、小化工、小硫磺等土小企业遍地开花,使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新建一个厂污染一条河、危害几个村的现象时有发生。太原、大同、临汾等主要城市大气污染严重超标,介休、孝义、灵石等地几乎常年处在烟雾包围之中;全省24条河流中83%的河段遭到污染,有的河流实际上已变成排污沟。符合饮用和工农业用水标准的河段不足15%。全省固体废物堆存已近4亿吨,许多耕地被占、河道被淤。
  省政府动员全省人民向环境污染宣战,一个规模宏大的“蓝天碧水工程”开始全面实施:深化环保目标责任制,省长、市长、县长、乡镇长层层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使环保目标责任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进行市长、厅长、县长等领导干部环保专项政绩年度考核,逐步加大环保业绩在干部提拔任用中的分量。一些地方开始实行干部任用环保一票否决制。分批责令企业进行污染限期治理,到2000年全省工业企业全部实现达标排放。运城地区还组织企业向全社会进行限期达标排放公开承诺活动。省政府成立治理汾河领导组,6地市、34县联手行动,全面整治山西人民的母亲河———汾河。全方位加大环保资金投入,省财政每年拨出5000万元专款用于污染治理。他们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造成污染事故的运城天马文化用纸厂厂长以涉嫌环境犯罪被逮捕。
  (王吉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