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走在桐乡——茅盾、丰子恺故乡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5
第12版(大地周刊·周末副刊)
专栏:

  走在桐乡
  ——茅盾、丰子恺故乡散记
  李辉
  走在桐乡,人很惬意。
  叫乡不是乡,而是市。但把桐乡称作文化之乡,却再贴切不过。
  在浙江诸多县市中,桐乡虽不如绍兴、富阳为人所周知,却也有自己的文化骄傲。仅就二十世纪而言,绍兴有鲁迅,富阳有郁达夫,而桐乡则有茅盾和丰子恺。
  市虽不大,拥有了这样的历史文化人物,便顿时显得博大厚重起来。
  桐乡人很有眼光,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在茅盾故乡乌镇建立起茅盾故居纪念馆。十几年后,一个修缮讲究布局完整的茅盾故居,成为桐乡最值得夸耀的景点。值得庆幸的还在于,因保护这座故居,周围一大片古建筑和街巷,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门前小巷,门后小河,古镇老桥,俨然旧时景象。遗憾的倒是,八十年代修的一条大马路,从镇中央开膛而过,使小镇失去了浑然一体的感觉。但尽管如此,呈放射状的四条旧时长街依然基本保持着原貌。一条西大街,依河而成,整整有两公里之长。河对岸是农户田园,河这边是窄窄长街,仿佛总也走不完。店铺、石桥、界碑、砖雕等等,构成了水乡古镇的魅力,从而也就具有可以挖掘的旅游潜力。
  和乌镇相比,丰子恺的故乡石门镇更为开阔,也显得更静。一块河边的“古吴越界”石碑,恰与窄小的“垒石弄”相对,据说这里就是春秋时代吴、越的国界。见此,小镇与历史的连接,顿时让人感到是那么久远。
  丰子恺的故居缘缘堂矗立在一片民宅之间。丰子恺1933年亲自设计它,马一浮题匾,弘一法师写屏和对联,吴昌硕绘老梅中堂,一个温馨而耀眼的所在。然而,五年后,它却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化为灰烬。在炮火中匆匆逃离家乡的丰子恺,得知缘缘堂遭劫时,连续写下《还我缘缘堂》、《告缘缘堂在天之灵》等。“五年以来,我已同这房屋十分稔熟。现在只要一闭眼睛,便又历历地看见各个房间中的陈设,连某书架中第几层第几本是什么书都看得见,连某抽斗(儿女们曾统计过,我家共有一百二十五只抽斗)中藏着什么东西都记得清楚。现在这所房屋已经付之一炬,从此与我永诀了!”悲愤之情尽在其中。
  故乡人真正理解丰子恺。他们在1985年按照原样重修缘缘堂。一副当年由亲戚保留下来的被炮火烧剩的焦黑大门,也重新安装起来,在这座故居里格外引人注目。抚摸它的凸凹,归来再细读丰子恺回忆故乡的文字,感受便由此与以往有了差别。于是,对桐乡人的良苦用心也由衷佩服。
  几年前在一篇谈及老房子的文章中,我曾感叹过今人远远不如前人那样热爱自己的一砖一瓦。其实也不尽然。不难看到,“文革”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不少地方逐渐得到重视。不少今人也开始走出误区。桐乡人正是如此。一个不大的县市,在文化投资上却显得极为明智而慷慨。这里,除了茅盾故居和丰子恺故居,还有市博物馆、君匋艺术院、蚕桑丝绸博物馆、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种类之丰富,管理之先进,环境之优美,的确少见。另外,我看到,又一座漫画馆正在丰子恺故居旁动工修建。这在中国,又算得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创意。
  多一些诸如此类文化品位浓郁的场所,一个地方就不会显得单调而乏味,更会少去一些浮躁与嘈杂。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似乎显得更为重要了。
  看来,理解前辈、珍爱文化的桐乡人,有了面对家乡先贤的资格。
  位于乌镇的茅盾故居
  位于石门镇的丰子恺故居(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