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更快更强的对抗——第十三届女篮世锦赛述评(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9
第8版(体育)
专栏:

  更快更强的对抗
  ——第十三届女篮世锦赛述评(上)
  本报记者 薛原
  四年前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十二届女篮世锦赛中,相遇在半决赛的四支球队是美国同巴西,中国同澳大利亚。四年过去,四强席位唯一的变化是俄罗斯队取代了中国队。而这四年中间,世界女篮运动循着自己的轨迹发展,美、俄、澳、巴,来自四大洲的四支球队代表了四种不同的风格流派、个性之外,更快更强则是各支女篮劲旅展示的共同特点。
  世界篮坛:更快更强是趋势
  两场半决赛、一场决赛,潮水般的进攻,潮水般的退防,贴身逼抢,激烈对抗,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女篮运动“男子化”的具体表现。其实,这也是篮球运动发展的规律使然。欧美女篮近年来纷纷走上职业化之路,职业球员为生存求发展,比赛水平自然日趋提高。以往女篮比赛那种慢慢吞吞、地面拼抢、靠高个球员打天下的局面早已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本届世锦赛前四名的球队,无一不要求中锋快下,参与快攻。场上的五名队员,个个拼抢篮板球,全力争取在第一时间发动攻击,使比赛始终在高速度强对抗中进行,场面自然精彩纷呈。
  “表演看进攻,赢球靠防守”,这一点在本届女篮世锦赛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美国队和俄罗斯队主教练在击败巴西队和澳大利亚队打入决赛后,不约而同地认为本队取胜的关键在于防守。出色的攻击性防守不但使进攻方遇到了更多的麻烦,对于防守队员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美国和俄罗斯队各具特色,可为代表。
  美国队队员突出的身体条件,使得教练能够在比赛中时常采用全场紧逼战术击垮对手。几乎没有一支球队能够同美国队全场保持“硬碰硬”的对抗。在同斯洛伐克和巴西队的比赛中,美国队上半场都没有占到优势,但下半场却能赢回一二十分,靠的都是一段时间内采取全场紧逼打乱对手阵脚连续得分。同其余各队相比,以黑人球员为主的美国队在这方面恐怕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俄罗斯队在老教练戈麦尔斯基的调教下,这两年从低谷中重新崛起。在戈麦尔斯基的篮球理论中,防守永远是No.1(第一位)。同美国队相比,俄罗斯队的防守讲求整体配合,协防意识强,注重根据不同的对手、不同的情形不断变换防守方式。俄罗斯队中不乏身材高大的球员,但个个身手敏捷,脚步灵活,使得全队的防守能够保持一个有机的组合,很难给对手找到空隙。
  防守是赢球的前提,体能是防守的前提。没有充沛的体能,攻击性防守就无法在实战中完成。体能的加强也使对抗日趋激烈。同前几届世锦赛相比,各国女篮的平均高度都没有多大变化,而对抗却一届强过一届,这也是女篮发展的大势所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