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九寨沟梦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9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

  九寨沟梦寻
  晓钟
  去九寨沟只是为了偿还我十几年前许下的心愿。
  那时我还在北大就读。学校放映了一部关于九寨沟的纪录片,为那一片令人流连不已的奇丽风景所征服,完全是因美的迫力而甘心束手就范。从那时候起,我的心中便留存了一帧真正属于心灵的风景。
  刚一进入九寨沟,我们就被那震慑人心的美景所包围。应该怎么形容呢?在九寨沟,你随时都会被逼得词穷,只恨自己口拙。那一片片蓝郁的松林,一座座神秘的雪山,一道道仿佛浮动着奶雾的瀑布,一泓泓澄澈晶莹犹如美玉镶嵌的海子,把人接引到了一种梦幻境界。
  车窗外不时有一棵棵红叶树掠过,骤然相遇又转瞬即逝,更增加了扑朔迷离的感觉。那难以捕捉的红叶犹如流动的火焰,令人追慕不已。
  九寨沟的森林、瀑布自有其神灵钟秀的特色,天然形成的黄龙溶岩地貌则显示了一种博大的襟怀。但最令人着迷的还是那如梦如幻的海子,当地人称那些多姿多彩的湖泊为“海子”。从这一称呼中就可见出他们的喜爱之情。形状各异、色彩纷呈的海子就像是从大地深处涌出来的晶莹露珠,在阳光下变幻出极为丰富的色彩层次。藏族人用最美丽的词语来形容她们:孔雀海、箭竹海、火花海、珍珠滩、五彩池、棋树流芳池……当你站在清澈见底的湖边,望着远处晴空下熠熠生辉的雪山,在感慨着造物主的神奇与伟大的同时,怎会不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呢?
  在九寨沟,不时会有几个藏民搭我们的车。他们多是做工艺品生意的。藏族人的一些工艺品确实做得非常精巧,但那价钱也实在贵得吓人,比如,一把藏民常挂在腰间的佩刀(用上好的钢制成,做工非常精细,并刻有藏文“吉祥如意”的字样),加上一副漂亮的皮囊,要价为三百五十元。大部分人都被这一要价吓住而不敢问津,但同车的一位广东人却很善于侃价,一路上他俩细细地“磨”着,“十分友好”地商讨着价格,最后以一百五十元成交。此外,像银手镯、小挎包、藏式帽等小商品也都是以这种方式交易的。
  经我们提议,搭车的几位藏族姑娘十分爽快地唱起了歌。藏族人的歌声确实不凡,声音一出,似乎连空气都为之一抖。她们的歌就像是渴望飞翔的小鸟,从肺腑间冲突而出,奔向高远的晴空。那声音透亮,尖利,野味十足,由此可以想见在大草原上放歌的滋味。藏族人长年生活在高原上,骑着马,放牧着牛羊,当牛羊在一旁吃草时,当牧民敞开晒暖的毡袍极目眺望那漫无际涯的草原时,心中涌动的恐怕就是歌唱的欲望吧。也许这就是藏族民歌的起源。
  雪山泛青光/帐篷支在草地上/牛羊满坡马儿壮/藏族人民就这样/生活在高原上。
  这种直抒胸臆充满真情的淳朴歌声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诞生,而在具有浓厚装饰味的舞台上是听不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