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打工”的凝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09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打工”的凝重
  乌凸准 谢绍友
  提起“打工”二字,自然使人联想起那些背着简易行囊、带着家人祝福、满怀挣钱希望的男男女女背井离乡、远走他方的情景,使人想起那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民工潮,想起打工者们东奔西走的急切、求职无门的焦灼、玩命挣钱的艰辛、被炒鱿鱼的尴尬、露宿街头的狼狈……尽管其中也不乏挣了大钱的喜气洋洋者,但他们手中的每一张钞票都是可以捏挤出一些血汗来的。
  然而,正当人们对打工者的顽强毅力和勇敢拼搏精神表示赞叹的时候,在一些党政机关,有人也津津乐道地自称“打工的”。朋友见面,互相询问过得怎样,回答说“打工呗,马马虎虎”;找人办事,人家一副无可奈何状:我是这里打工的,无权,帮不了忙;平时上班,科员说给科长打工,科长说给处长打工,处长说给局长打工……这里,倘若只是同志之间以“打工”一词开开玩笑,也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问题是,由于“打工”一词出自不同人的口而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有的直接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党政机关的形象。有的人,一句“我只是打工的”,变腔变调说得可怜兮兮的,让人觉出这单位里的领导和干部职工之间的关系不大正常,仔细了解一番,原来是群众对少数领导的意见很大,说他们“不管工资发不发,自己先买大哥大”、“群众困难不困难,领导照样坐皇冠”。显然,这些“打工的”是在抱怨和揭露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有的人说上一句“我是打工的”,便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管你老百姓有无疾苦,与我“打工的”有甚干系?这类“打工的”常干些推卸责任、临阵逃脱的勾当。还有一类“打工的”,他们经常“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磨半天”,但工资奖金照拿不误,这恐怕是“打工”的“最高”境界了。
  其实,“打工”并无丝毫贬义。我们每个人如果能将自己真正摆在打工者的位置上,拿出打工者的毅力和勇气,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主人翁们自然会对你表示由衷的佩服和欢迎。
  给人民群众“打工”与做人民群众“公仆”,从字面上理解,确实没什么两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