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有吃 有穿 有住 灾民心不慌 沿江各地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8-19
第2版(经济)
专栏:

  有吃 有穿 有住 灾民心不慌
  沿江各地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
  本报合肥8月18日电 记者刘杰报道:安徽省认真落实救灾工作责任制,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到8月17日为止,全省已紧急转移安置37万多人,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病及时得到治疗,生活秩序稳定。
  自6月26日安徽境内长江段全线出现超警戒水位以来,大小圩口溃破310多个,63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
  洪涝灾情发生后,各地民政救灾部门迅速派出工作组深入灾区,直接向灾区紧急调运救灾帐篷、橡皮艇,并会同省财政厅先后下拨救灾款2400多万元。
  安徽各地采取借住公房、投亲靠友、组织轻灾户和非受灾户安置受灾户以及搭建庵棚、调运帐篷等措施,妥善解决受灾群众的临时住房。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搭建临时庵棚1.8万多间,腾出公房1.3万间,安置灾民13万多人。另外,投亲靠友安置36万多人,动员轻灾户和非灾户接收安置灾民22万多人。全省还紧急调运方便面、饼干、面包、饮用水等食品100多吨。
  本报重庆8月18日电 自8月以来,重庆部分地区暴雨连连,灾情严重,但据日前记者对各地灾民的调查,他们已基本做到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医生看病,心头不慌。
  灾情发生后,重庆市委、市府和受灾地区党委、政府把保证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医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对房屋全倒户,立即安排临时住处,对重建住房的,实行“手续从简,税费全免”的政策,保证灾民在入冬前全部入住。对无衣穿的灾民,动用库存衣物和组织捐赠衣物。对缺粮断炊户发放救济款,安排救济粮。目前,仅市民政局在洪涝灾害期间就已安排救灾款2090万元。
  对损毁的公路、电力、通讯,坚持“先通后畅”的原则,并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具体的人。目前,重庆境内遭到损坏的5条国道和不少省道、县道、乡道已进入紧张的抢修中。通讯部门组织了抢险突击队,正加紧实现通讯畅通。南川市受灾地区的一名基层干部说,道路、电力、通讯的畅通,增强了灾民生产自救的信心。
  5月以来的洪灾使重庆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损毁严重,为此,重庆市水利电力局安排1500万元,用以抢修农田水利设施。綦江县一位灾民在看到被洪水冲毁的粮田再次恢复成型后,激动地对记者说,“还是政府好啊!要是没有他们帮我们,不知道啥时才能翻身!”(李维平秦奇伟)
  本报长沙8月18日电 记者吴兴华报道:湖南省千方百计妥善解决好受灾群众的住、吃、穿和防疫治病,使灾民得到初步安置。
  洪水袭来,湖南先后有62个千亩以上堤垸漫溃,溃垸区灾民有30万人。对转移出来的溃垸区灾民,各地政府首先临时安排在学校、企事业单位住下,安排机关干部照顾他们吃饭、看病;购买和募捐了衣被,解决灾民的穿衣和睡觉的盖被。然后按照灾区与非灾区乡镇对乡镇、村对村、户对户安排的原则,将灾民安置到非灾区的农户。到目前为止,省下拨救灾资金5500万元,调拨粮食1200多万公斤,发放衣物110多万件。
  湖南省组织医疗队为灾民防病治病,全省派出100多支医疗队、5000多医务人员深入灾区,抢救危重病人1500人次,对大多数灾民进行了预防接种和身体检查,开展饮水消毒。到目前为止,灾区尚未发现大范围疫病流行。
  本报九江8月18日电 记者傅丁根报道:江西九江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多途径安置灾民,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住处,有地方看病,切实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病发生和蔓延。
  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使九江346.8万人口受灾,九江市委、市政府在率领群众抗洪抢险的同时,及时成立了灾民安置领导机构,负责转移安置、生活救济、医疗防疫、物资供应、治安保卫等,保证灾民安置工作有序进行。
  目前,九江市利用学校、乡村办公用房和工矿企业的闲置厂房、仓库,安置了灾民26万人。投亲靠友或挤住在灾区未损房屋内安置的灾民有21万多人;在圩堤、山坡搭建临时住所安置20.6万人,灾民大都有了栖身之处。
  目前,九江已下发救灾帐篷550顶,调拨油毡2500卷,用于搭建临时住所。下拨净水器15台,解决部分灾民饮水困难。各县市采取乡政府担保的办法,开仓借粮。永修县成立了缺粮调查组,逐村逐户核实缺粮情况,灾民凭调查组发给的调查证到粮管所领取大米,渡过难关。
  为了及时把救灾款物发放到灾民手中,九江市政府要求各县乡村必须逐户调查摸底,核实缺粮缺物情况。救灾款物必须在收到后3天内公开发放,保证急需,不得平均分配,不得截留、挪用,发现问题严肃查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