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更快更强的对抗——第十三届女篮世锦赛述评(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8-06-10
第8版(体育)
专栏:

  更快更强的对抗
  ——第十三届女篮世锦赛述评(下)
  本报记者 薛原
  中国篮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中国女篮近年来在低谷中徘徊,能够在此时出来执掌教鞭,也许做的都是“铺路石”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马跃南的勇气可嘉。
  勇气之外,马跃南也是一位很有现代意识的教练。从他去年底受命组织新一届中国女篮开始,就始终强调体能,注重科学训练。在他的理想中,中国女篮首先要有充沛的体能,顽强的战斗力,才能形成“快、灵、准、狠”的技战术风格。但本届世锦赛中国女篮暴露的问题,恰恰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使得中国女篮至今仍在低谷中徘徊。
  本届世锦赛,中国队并非没有进入前八名的机会。实际上,在不来梅的小组赛中,只要能拿下对立陶宛的一场球,就可实现赛前目标。那场比赛,中国队是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最后以两分惜败,跌至八名之后。而在八至十二名的比赛中,又以两分之差败给匈牙利队,最后取得了历史最差战绩。用马跃南的话说,四分跌了四个名次,中国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现在,“郑海霞时代”的鼎盛期已过,中国女篮面临着“向谁学习”的问题,是欧美强队,还是东亚近邻日韩。顽强的场上作风是日本韩国的“标签”,没有永不服输的劲头,队员比对手矮一头的日本和韩国队不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也不会在世锦赛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一点,对于中国队不无借鉴。
  对于马跃南和他率领的新一届中国女篮来说,这都是第一次经历世界大赛。平心而论,年轻队员的起伏不算意外,马跃南的临场指挥也有可以商榷之处。但此时,更多的指责已于事无补。对于中国女篮来说,近期最重要的目标是在年底的亚运会上站稳脚跟,再图发展。要将理想转变为现实,这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报柏林6月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